1.大血管病变
(1)心血管病变:冠心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8倍,且发病早、进展快、病情重。
(2)周围血管疾病:表现为下肢疼痛性痉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
(3)脑血管疾病:中风危险较正常人高2~4倍,易引起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阻塞,易形成血栓。
2.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正常或间歇性增高;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UAER持续20~199μg/min;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μg/min,尿蛋白总量>0.5g/24h,可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弱;Ⅴ期:尿毒症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血压升高。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六期。
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继发性视网膜剥离,失明。
3.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致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双下肢对称性疼痛、刺痛、体位性低血压、顽固性腹泻或便秘、尿失禁及尿潴留等。
4.糖尿病变
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