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譬如,某人基础代谢率为168.80kJ·h-1,当摄取相当于168.80kJ的食物,并处于基础代谢条件下,经测定,这时的代谢率不是168.80kJ·h-1而是176.40kJ·h-1.显然,这部分增加的代谢值是因进食引起的。这一现象最早为Rubner发现,他称之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与进食的总热量无关,而与食物的种类有关。进食糖与脂肪对代谢的影响较小,大约只是基础代谢的4%,持续时间亦只1h左右。但进食蛋白质对代谢的影响则较大,可达基础代谢的30%.持续时间也较长,有的可达10~12h.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机理,是食物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耗能现象。例如,某些酶的活力增加,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在细胞与间质间的主动转移等,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的耗能现象更加明显。Krebs曾经报道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与体内尿素的产生有关;Cairnie等人在股骨骨折的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产热量与氮排出量平行地增加,并且认为这是因组织蛋白分解而增加氨基酸代谢所致。但Garrow等人的实验又不能说明进餐后代谢率的升高与尿素的产量有任何关系。

  对于人体劳动时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有人在实验中发现几乎是安静时的2倍。由于这样,人体进行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不仅要供氧给运动的骨骼肌,而且要耗氧于食物影响的产热过程,输氧系统负担加重,影响人体的耐力。如何使人体避免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又处于供能充分的最佳状态,所以,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在热能需要量的计算中,仍然不甚明确,也不统一。首先是食物的种类,食物引起的耗能增加,在热能需要量应占多少比例?其次是在劳动条件下应如何计算?一般认为对高蛋白饮食习惯者,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热量的10%.我国营养学者主张一般膳食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热能需要量的6%。计算方法:

  设 A为一日热能需要量;

  C为生活观察一日热能消耗量;

  6A/100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计算式为: A=C+6A/100

  简化之则得: A=10C/9.4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