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
超声是频率超过2万Hz的声波,它具有传播的方向性、直线性、反射性、折射性,在传播过程中吸收衰减,以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征。超声诊断就是利用超声的这些物理特性,使用不同类型的仪器将超声在人体中传播时发生的各种信号用波形、曲线或图像的方式显示,用以诊断疾病。目前超声诊断常用的是脉冲反射法,即是将超声发射到体内在组织中传播时,遇到声阻抗不同的界面,便发生反射。常用的超声仪器类型有:
1.A型超声诊断仪:亦称超声示波仪。
2.B超超声诊断仪:亦称超声显像仪,应用最广泛。
3.M型超声心动图仪:主要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
4.D型超声血流仪:是应用多普勒效应探测血液流动和脏器活动。
超声诊断在外科的应用主要有:
1.腹部:主要是B型超声诊断仪用来进行肝、脾、肾、胰等实质脏器和胆道系统的检查,可观察这些脏器的大小、形态、位置,测定其径线值,对诊断和区别各种囊性、均质或非均质实质性占位病变如囊肿、脓肿、肿瘤、血管瘤等均有重要意义。B型超声对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诊断结石、炎症、肿瘤均有重要价值。
2.心血管:包括A型超声、超声显像(B型超声)、M型超声、D型超声等方法,超声可用来观察心脏形态和各种结构的连续关系。探查瓣膜活动状态,测定腔室大小,故可对先天性心脏疾病、房室瓣膜和心室腱索疾病、心腔内占位、心室壁改变以及心包腔积液等提供很有价值的诊断学依据。此外,D型超声在外科用于血管疾病如颈动脉、四肢动脉狭窄和阻塞性疾病,可显示出狭窄和阻塞部位。
3.甲状腺及乳腺超声可显示有无肿物及肿物的囊性或实性,通过确定肿物的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物的分布及边界可有助于区分肿物的良恶性。
4.泌尿生殖系可观察脏器大小、形态、结构、位置;鉴别囊性或实质性占位病变,用来确诊多囊肾、肾结石、肾积水;还可以测定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可对膀胱肿瘤和结石作出诊断;通过伸入在直肠内的探头,可获得前列腺、后尿道等疾病的诊断。
(二)介入超声
指应用超声显像设备通过介入性方法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主要有:
1.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标本采集。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造影。
3.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或治疗。
4.内镜超声。
5.术中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