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是来自表皮细胞外胚叶及其附属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两种,这种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老年人的裸露部位,如头、面、颈及手背等处。鳞状细胞癌较基底细胞癌多见,两者之比为10:1.5.皮肤癌的发生与人种、肤色和地域有关,欧美国家高发。
(一)临床表现
皮肤癌发生与日光长期暴晒、过量放射线照射、化学物理性物质刺激以及遗传因素有关。鳞状细胞癌最早表现为皮肤上结节样突起或浸润性红斑,生长发展较快,迅即破溃而形成慢性溃疡,溃疡外观如菜花状或碟形,常伴局部感染,可有恶臭及疼痛。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较早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基底细胞癌发展较慢,恶性程度较鳞状细胞癌低,表现为皮肤上基底较硬的斑块丘疹,或呈疣状突起,逐步破溃而形成溃疡,基底细胞癌较少发生淋巴结区域性转移。
(二)治疗
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和化学疗法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各期皮肤癌,尤其是早期患者,应超过病灶边缘至少1~2cm(包括基底部)彻底完整切除癌变组织,对于晚期鳞状细胞癌,除广泛彻底切除局部病灶外,还需作区域淋巴清扫术,必要时还应考虑全身性化疗。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很敏感,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中度敏感;放射疗法对早期皮肤癌治愈率很高,也适用于已有或可能有淋巴转移的部位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