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多种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亦有病毒、支原体、原虫等)进入血液,随血液回流至心腔,在心脏内膜上生长繁殖,造成心内膜的损伤并释放出毒素,使机体发生发热,并使病人感到心悸等不适。其造成肾损害主要有二种:(1)免疫性肾炎;(2)栓塞性肾炎(肾梗塞);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地区、任何季节、任何人群,但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尽管肾小球损害较重,甚至出现大量蛋白尿,但如果能早诊断,及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本病大多是可以治愈的,但如延误诊治则可因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或造成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1.不规则发热。
2.水肿。
3.睑结膜、口腔粘膜以及胸前皮肤出现出血点。
4.血尿,主要为镜下血尿,也可见到肉眼血尿。
5.进行性贫血。
6.可因内脏的栓塞而造成相应的表现。
7.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心脏杂音发生改变。
8.个别患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等
诊断依据:
1.发热。
2.皮肤、粘膜出血点。
3.进行性贫血。
4.心脏杂音改变。
5.蛋白尿、血尿。
6.血培养细菌阳性。
7.心动图检查提示心内膜赘生物。
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抗菌素使用原则为用药要早;选用杀菌药;剂量要足;疗程要长。2.对症支持治疗。3.抗心衰治疗。4.抗心律失常治疗。5.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6.必要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用药原则:
1.对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感染,首先选用青霉素;无效者或疗效不好者,选用头孢塞吩;对头孢类过敏者,改用万古霉素;
2.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时选用新青霉素Ⅱ、乙氧青霉素;对新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改用头孢菌素类;仍过敏或无效者,改用万古霉素;
3.疑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时,选用利福平;
4.肠球菌感染者选用氨卞芐青霉素、头孢硫米;过敏者改用万古霉素;
5.对革兰氏阴性桿菌感染者选用先锋必、头孢塞肟钠盻、头孢三嗪;也可选用氨卞芐青霉素;
6.对感染控制后而心脏瓣膜病变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换瓣;
7.对尿毒症者可予血液净化治疗;
8.经治疗后,心内膜炎被控制,但肾炎症状无好转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9.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辅助检查:
1.对典型病人,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鉴别诊断有困难或需寻找进一步根据者,可作检查框限“B”中的有关检查;3.对需瞭解分肾功能或其病理组织情况者,可作检查框限中“C”项的有关检查。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贫血改善,尿检查正常,肾功能正常;
2.好转:症状改善,贫血好转,尿蛋白阳性但++以下,定量≥1g/24小时。肾功能正常;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尿蛋白较多,肾功能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