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肝脏组织学检查和血清白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已出现HCV感染的酒精性肝病和未感染HCV的酒精性肝病。
研究人员说:“对于酒精性肝病和HCV感染后肝脏的组织学表现我们已获得了较多的认识,但是对于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病理状况的患者其肝脏组织学表现了解的还十分不够。”
为了阐明同时出现上述双重病理状况患者的特征性肝脏变化,研究人员对86名长期酗酒者(酗酒时间至少为10年)的肝脏活检标本、生化指标、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饮酒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65名患者同时感染有HCV.
研究人员注意到,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病理状况的患者多为年龄相对较小、或非裔美国人,而HCV阴性患者的饮酒量相对较大。
在出现双重病理状况的患者中,小叶内坏死和门脉周围炎的组织学活性指数(HAI)评分较高,并且“慢性肝炎”的特征性表现以及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也更常见,而肝硬化表现则更多出现于HCV阴性酗酒者中。
生化分析显示,在HCV感染阳性的饮酒者体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与肝脏组织学指数显著相关。
总而言之,有HCV感染和无HCV感染的酗酒者的肝脏组治学表现不同,特异性生化检测对于评估出现双重病理状况的患者肝脏损伤的范围是十分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