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外科病人的营养补充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外科病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营养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病人都需要进行营养的支持。补给营养的途径有经胃肠道和经胃肠外两种。一般可按下列情况选择:消化道功能正常者,以口服为主,必要时经胃肠外补充部分热量、水和电解质;昏迷病人或不愿进食的病人,可用管饲代替口服;口服或管饲有困难或仍难提高营养时,可采用胃肠外营养。

  (一)胃肠道营养

  胃肠道营养是补充营养的主要途径。

  1.管饲饮食是高渗或等渗液体,可分为整蛋白、寡肽以及氨基酸型。每日总量可达2000~3000ml.

  2.要素饮食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纠正氮负平衡,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防止黏膜萎缩和维护胃肠道黏膜防御系统。每日可供热量10460~12550kJ(2500~3000kcal)。

  (二)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1.方法:不超过2周的全胃肠外营养。可采用周围静脉补给营养:3%~5%氨基酸和10%葡萄糖或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乳剂。长期的全胃肠外营养一般需采用上腔静脉插管,24小时连续滴注营养液。

  2.适应症

  (1)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如高位肠瘘、食管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小肠过短等,此外,癌肿病人在手术前后、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过重时也可应用。

  (2)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

  (3)消化道需要休息或消化不良,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回肠炎、长期腹泻等。

  (4)特殊病情,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等。

  凡尚有部分消化道可被利用时,应试用要素饮食来代替胃肠外营养。

  3.营养液配制:①一般应能每日供氮0.2~0.3g/kg,热量167~188kJ(40~45kcal/kg);②氮(g)和热卡之比为1:628~837kJ(1:150~200kcal);③含有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④钾与氮的比例为5mmol:1g,镁与氮的比例为1mmol:1g,磷量为每4184kJ(1000kcal)供磷5~8mmol;⑤氨基酸和葡萄糖应同时滴注,以保证氨基酸能为机体所充分利用,不致作为热量被浪费。在较长时间不用脂肪乳剂的胃肠外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定期补充脂肪乳剂,以防发生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补充胰岛素以防用高浓度的葡萄糖后发生高血糖。氨基酸注射液内应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并含有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一般为1:2.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