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肾脏的解剖形态与位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肾是实质性器官,外形似蚕豆,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侧缘和前后两面。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肾的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肾的后面较平,紧贴腹后壁。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输尿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之处,称为肾门,其排列顺序为:肾静脉在前、肾动脉居中、输尿管在后,该处合称为肾蒂。肾门向肾内延续为由肾实质围成的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两肾的形态、大小、重量大致相同,其大小约为11cm×6cm×2.5cm,重量100~150g.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贴腹后壁的上部,位于腹膜后间隙内。左肾上极平第11胸椎,其后方有第11、12肋斜行跨过,下端与第 2腰椎齐平。右肾上方与肝相邻,位置比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右肾上极平第12胸椎,下极平第3腰椎,第12肋斜行跨过其后方。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在有些肾疾患者,叩击或触压此处还可引起疼痛。

  肾的被膜分为几层,有哪些作用?

  肾的被膜自内向外可分为3层:①纤维膜:为贴于肾实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数弹力纤维构成。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与肾实质剥离。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由于与肾实质粘连,而不易剥离。②脂肪囊:位于纤维膜的外面,为肾周围呈囊状的脂肪层。脂肪囊对肾起弹性垫样保护作用。③肾筋膜:位于脂肪囊的外面,由腹膜外组织发育而来。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向上向外侧两层互相融合。向下两层互相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肾筋膜向内侧,前层延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大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对侧肾筋膜前层相续连;后层与腰大肌筋膜相融合。自肾筋膜深面还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连至纤维膜,对肾起固定作用。

  肾的正常位置要靠多种因素来维持,如肾被膜、肾血管、肾的邻接器官、腹内压以及腹膜等都对肾起固定作用。正常时肾可随呼吸上下稍微移动。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肾可向下移位形成肾下垂或游走肾。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