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领域内,保证病人不受感染是贯穿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病人手术后的感染与医院环境中的细菌状态、手术室的无菌条件、所采用的无菌原则和外科技术等有密切关系。所以,手术室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手术室为隔离区,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人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
1.手术室应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划分应明确、严格。
2.要设有专门接送病人的通道。进入手术室的平板车要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应使用对接车,进一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
3.手术废弃物要密闭运送,有专用的废弃物运送通道,以便减少再污染的机会。
4.一个手术间内最好只摆放一个手术台,不宜一室内同时进行多台手术。
5.同一日内,同一个手术台有多个手术时,应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有感染的手术。两次手术之间应清洁手术室。HBsA9阳性病人的手术要安排在非阳性者后面。
6.每日手术结束后,应对墙面、物体表面(包括脚踏櫈)和地面彻底清洁刷(擦)洗,清除污液、敷料和杂物。
7.紫外线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方法,通常要求环境温度在20~22℃,湿度60%,紫外线照射强度: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照射30~60分钟,照射距离不超过2m.8.先进的层流洁净手术室装有空气过滤器,按其效能分为三个等级:l00级、l000级和10000级层流净化装置,主要用于空气净化消毒。其中100级为最高效,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0cfu/m3,无致病菌生长。普通手术间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cfu/m3.其地面和台面及物品表面消毒参照上述各项。
9.防止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感染,两种病毒均可通过血液传播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因此,在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HIV)、梅毒(RPR/TPHA)阳性病人手术时,应采用一次性敷料和手术衣,用后专门销毁;术中注意防止手刺伤,手套破损即刻更换。
10.在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的病人手术后,手术器械应用0.5%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杀灭病毒一遍,清(洗)洁后送高压灭菌两次,方可再用。地面和手术台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11.在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手术后,手术室先用过氧乙酸(1g/m3)进行封闭式消毒24~48小时,开放后进行扫除。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室内物品后,开窗通风1小时。
12.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按每lg/m3过氧乙酸,加热,封闭熏蒸2小时。
总之,增强无菌观念、遵守无菌原则、坚持无菌操作是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循的,尤其外科医生更应严谨自律,自觉遵守。任何忽视、忽略、淡化无菌操作的行为都应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