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环抱胰头,全长约25cm,是小肠中最粗、最短和最固定的部分。十二指肠分为四部分:①球部,较短,大部分由腹膜覆盖,可活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球部后邻胆总管和胰腺头部;②降部,自球部锐角下行,主要位于腹膜后,其内侧与胰头部紧密相连,胆总管和胰管开口于其后内侧中部的十二指肠乳头,此点距幽门约8-10cm,距中切牙约75cm;③水平部,自降部转向左侧横行,长约l0cm,位于腹膜后,上方邻胰头,肠系膜上动、静脉在其远侧前方纵行越过;④升部,先上行,然后急转成锐角向下、向前,并与空肠相接,构成十二指肠空肠曲,来自右脆肌脚处有纤维肌肉索带样组织与十二指肠空肠曲相连,称为Treitz韧带。
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源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前者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部的沟内;后者位于十二指肠横部和胰腺之间的沟内。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各分为前后二支并在胰腺前后吻合成动脉弓。
十二指肠接受胆汁、胰液和胃内食糜。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薄而平滑,tt降部开始粘膜呈环形皱襞。十二指肠粘膜内有Brunner腺,分泌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内含多种消化酶如肠蛋白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脂肪酶等。十二指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促胰液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