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电击(electrical injury)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电击 (electrical injury)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包括雷击)通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抽搐、休克、呼吸和心跳骤停 .电击包括低压电(≤380V) 、高压电(>1000V) 和超高压电(或雷击,电压10000万V 、电流30万A) 电击三种类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电击常见原因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在高压电和超高压电场中,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意外电击常发生于违反用电操作规程者。风暴、地震、火灾使电线断裂也可使人体意外触电。雷击常见于农村旷野。

  发病机制

  人体是一个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即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电损伤对人体的危害与接触电压高低、电流强弱、直流电或交流电、频率高低、通电时间、接触部位、电流方向和所在环境的气象条件都有密切关系。低电压和高电压都可使器官的生物电节律周期发生障碍,15~150Hz的低频交流电危害性较高频交流电为大,尤其是每秒钟为50~60Hz时,易落在心肌易损期,从而引起心室颤动。电流具有使肌细胞膜除极作用,引起肌肉强烈收缩。交流电有使肌肉持续抽搐作用,能“牵引住”接触者,使其不能脱离开电流,故交流电的危害性较直流电为大。中枢神经系统即使所接触的电流小于l00mA,已可引起神经传导阻断;如累及脑干,呼吸、心跳迅速停止。

  电流能量可转化为热量,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灼伤。高压电可使局部组织温度高达2000~4000℃。闪电为一种直流电,电压为300万 ~20000万V ,电流在2000~3000A.在闪电一瞬间的温度极高,可迅速使组织“炭化”。人体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深部软组织的电阻较皮肤和骨髓为小,极易被电热灼伤,且常伴有小营养血管闭塞,引起组织缺血。肌肉和肌腱受电灼伤后,局部水肿,压迫血管,使远端组织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触电后轻者仅出现瞬间感觉异常,重者可致死亡。

  一、全身表现轻度电击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悸等。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常发生意识丧失、心脏、呼吸骤停,如不及时复苏则会死亡。幸存者,可有定向力丧失和癫痫发作。部分病例有心肌和传导系统损害,心电图出现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和非特异性 ST 段降低。组织损伤区或体表烧伤处丢失大量液体时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急性肾衰竭者,主要是肾脏直接损伤和坏死肌肉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血红蛋白尿损伤肾小管所致。脱水和血容量不足能加速急性肾衰竭发生。

  二、局部表现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烧伤部位组织炭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电击周围部位烧伤较轻。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高压电流损伤时常发生前臂腔隙综合征 (compartment syndrome) .因肌肉组织损伤、水肿和坏死,使肌肉筋膜下组织压力增加,出现神经血管受压体征,脉搏减弱,感觉及痛觉消失,常需要筋膜切开术。由于触电后大肌群强直性收缩可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或肩关节脱位。

  三、并发症和后遗症电击后 24~48 小时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源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 ( 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 ) ;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白内障。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疾病概述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检查检验 诊断鉴别 并发症  治疗 预后预防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  重度电击者出现血细胞比容升高。

  2、尿常规  严重电击伤时,尿肌红蛋白阳性。

  3、血pH值  pH值降低,呈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  大量肌肉损伤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升高。

  5、心电图  可出现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

  治疗

  一、现场急救
    1、即刻切断电源 发现触电后,首先迅速切断电源,或应用绝缘物如木棍、竹竿等使患者尽快与电源断离。

  2、心肺脑复苏 对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以挽救患者生命,且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此类患者,应坚持长时间抢救,不可轻易放弃,并及时转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转送途中徒手心肺复苏术不能中断。

  二、进一步抢救
    1、对所有电击患者,应连续进行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者应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急性肾衰竭的防治应用乳酸林格液恢复循环容量,并维持尿量 (50~75ml/h) .如果出现肉眼肌球蛋白尿,尿量应维持在 100~1500ml/h .静脉输注碳酸氢纳碱化尿液,应用甘露醇预防急性肾衰竭。已发生急性肾衰竭者,有指征时应进行血液透析。

  3、外科问题处理对于广泛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应请外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皮肤组织坏死者应进行清创术,并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3000U) .对前臂腔隙综合征患者,如果腔隙压力超过 30~40mmHg ,应进行减压术。对于肢体电击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情 况不明者,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或放射性核素 133 氙洗脱术或 99m 锝焦磷酸盐肌扫描术检查,以指导治疗。对继发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