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诊断应依据:
①粉尘接触史,包括原料和成品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粉尘颗粒大小、生产操作方法和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
②患者详细职业史和过去健康情况;
③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矽肺X线是确定矽肺的主要诊断方法④该单位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同工种工人既往和目前发病情况。
并发症
(一)肺结核是矽肺常见的合并症,约在20%~50%之间。尸检较生前X线片上发现的更多,约36%~75%。随矽肺病情加重,合并率增加。合并肺结核常促使矽肺患者死亡。据国内外报道,矽肺患者死于合并结核者占46.3%~50.8%。
矽肺患者所以容易合并结核,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矽肺患者抵抗力降低,易受结核菌感染;②肺间质广泛纤维化,造成血液淋巴循环障碍,降低肺组织对结核菌的防御机能;③矽尘对巨噬细胞有一定毒性,削弱巨噬细胞吞噬和灭菌能力,促使结核菌在组织中生长及播散。
实验室检查有红细胞沉降率加速,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结核空洞常较大,形态不规则,多为偏心,内壁有乳头状凸起,形如岩洞。结核病变周围胸膜增厚。因两肺广泛纤维化,影响血供,抗结核药物疗效很差。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以及两肺弥漫性纤维化,使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易继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功能减退,导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呼吸衰竭。重度矽肺可伴有肺动脉高压,导致肺源性心脏病。严重感染可引起右心衰竭。
(三)自发性气胸用力憋气或剧咳后,肺大泡破裂,造成张力性自发性气胸。因胸膜粘连,气胸多为局限性,并常被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所掩盖,有时经X线检查,才被发现。气胸可反复发生或两侧交替出现。因肺组织和胸膜纤维化,破口常难以愈合,气体吸收缓慢。
治疗
对已确诊为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调离矽尘作业,加强营养,坚持医疗体育,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同时针对患者病况,对症处理。
临床应用的汉防己甲素、羟基磷酸哌喹、克矽平和柠檬酸铝四种药物,它们分别作用于矽肺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但治疗矽肺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一)克矽平(聚2-乙烯吡啶氮氧化合物)
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约10万左右。它具有保护吞噬功能,并可和矽尘形成氢键而吸附,从而使矽尘致纤维化作用降低。临床应用以4%水溶液8ml(320mg)雾化吸入,每周6次。以3个月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个月。可治疗2~3年。治疗后可改善呼吸道症状和减少呼吸道感染,延缓或稳定病变的发展。
(二)柠檬酸铝柠檬酸铝能紧密复盖于石英尘粒表面,保护巨噬细胞,减弱石英致纤维化作用。用法:针剂10mg(Al)每周一次肌注,或水溶液每周50mg(Al),分次雾化吸入,连治6个月,停2月,为一疗程。
(三)羟基磷酸哌喹(抗矽1号)
实验表明具有抑制胶原蛋白合成,保护和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状态。片剂口服,每周2次,每次0.5g,首剂加倍。连服6月,停1~3月,为一疗程。应用后50%患者症状改善,X胸片病灶大部分稳定,少数病例阴影变淡或变小。
(四)汉防己甲素(汉甲素)
本品可与胶原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并将其分解;提高巨噬细胞活力;促进对降解的胶原蛋白大分子和蛋白多糖的吞噬,影响胶原纤维的聚合;还具有保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临床应用每日300mg口服,每周6天,连服3月,停1月,为一疗程,经治疗2~3年,呼吸道症状减少,X胸片病灶稳定,少数病变变淡缩小。副作用为皮肤色素沉着和瘙痒,约有1/5患者纳差腹胀,约9.8%出现肝功能异常。
为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作用,提出药物联合使用。例如:汉甲素100mg,每日2次,每周6天,加抗矽1号0.5g,每周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共6疗程;汉甲素加1%克矽平144ml在纤维支气管镜导入下滴注,每年1次,共2次;柠檬酸铝每周肌注20mg,加抗矽1号0.25g,每周2次口服,共6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呼吸道症状和感染均明显改善。X线片示好转率和病情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病变进展快的病例效果明显,与工种性质也有关。联合用药减少了药量,从而降低了副反应。
预防
要控制矽肺病,关键在预防。我国各地厂矿采用了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设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加上个人防护,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加强宣传教育,使矽肺病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发病工龄延长,病变进展延缓。
各厂矿对于新参加粉尘作业的工人要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各种呼吸道疾患(慢性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者,都不宜参加矽尘工作。在厂(矿)工人应作定期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检查间隔时间根据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气中粉尘浓度而定,一年至二、三年一次。如发现有疑似矽肺,应重点密切观察和定期复查;如确诊矽肺,应即调离矽尘作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安排适当工作,并作综合治疗。有矽尘的厂矿要做好预防结核工作,以降低矽肺合并结核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