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小动脉、微小静脉、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常见受累器官为肾小球与肺,无或很少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本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男女之比为1.8∶1.
病理改变
MPA 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以小动脉、微小动脉、微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受累为主,但也可有中、小动脉受累的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局灶性坏死性的全层血管炎,病变部位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和多种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在肾的病变除有肾小血管的炎症改变外,主要表现为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是其特征性改变之一,因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而不同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病变。另一特征是肺毛细血管炎。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多数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肌痛、皮疹、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二、肾损害约78%患者有肾受累,特点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红细胞管型尿,不经治疗急剧恶化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三、肺损害约1/2患者肺受累,可见肺部浸润、结节等。表现为咯血,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四、神经系统有57.6%患者神经系统受累,最常累及腓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表现为受累神经分布区麻木和疼痛,继之发生运动和感觉障碍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可见正常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增高。大多有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急性期血沉增快, C 反应蛋白增高,血小板增多。
二、尿液检查见有蛋白尿、镜下血尿及各种管型。
三、免疫学检查HBsAg 阴性,C3、C4正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84.6% 阳性,均为核周型 (p-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ANCA) 抗体也可阳性。
诊断
对不明原因发热或肾损害 ( 血尿、蛋白尿 ) 的中老年患者应尽早检查 ANCA 及肾组织活检,有利于早期诊断。Sommen等提出MPA诊断标准为:
①活检证实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和(或)肾小球肾炎,伴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②经活检证实中、小血管的血管灾,累及一个以上器官或系统,或尿沉渣、肾功能检查显示有肾小球肾炎;
③未行活检但有肺小血管炎。
治疗
一般应首先选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的联合治疗,由于本病肾受累常见且严重,多主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加环磷眈胶联合治疗。其他治疗包括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血浆交换、透析治疗等。
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肾衰竭程度,文献报告5年生存率38%~ 80%,引起死亡主要原因为感染、肾衰竭和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