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肺念珠菌病(pulmonary candidiasis)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肺念珠菌病(pulmonary candidiasis)是由白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念珠菌病病原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高里氏念珠菌和星状念珠菌。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念珠菌有粘附粘膜组织的特性,其中白念珠菌对组织的粘附力尤强,故其致病力较其他念珠菌更严重。白色念珠菌以酵母菌样形式繁殖生长,有芽管产生,在25℃或37℃培养均可生长。寄殖于人的口腔、咽喉、上呼吸道、阴道及肠道粘膜,一般不致病。当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支气管或肺引起疾病,故本病多为继发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在下呼吸道内大量生长繁殖,对细胞产生毒性和引起炎症反应,菌丝体可因病灶趋于慢性而增加。念珠菌可产生致病性强的水溶素,在临床上引起休克

  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随病程急缓而异。初期病变以急性化脓性炎症伴脓肿形成为主,肉眼观察为大片实变,中心为灰白色的凝固性;镜下呈大片干酪性坏死伴脓肿形成,内有酵母菌样孢子,病灶周围有菌丝和吞噬细胞浸润。后期呈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纤维化及肉芽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也是病程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一)支气管炎型全身情况良好,症状轻微,一般不发热,喘憋、气短、以夜间较重,乏力、盗汗。主要表现阵发性刺激性剧咳,咳多量白泡沫塑料状稀痰,偶有血丝,岁病情进展,呈粘液痰或脓痰。检查发现口腔、咽部及支气管粘膜上被覆散在点状白膜,胸部偶尔听到干性罗音。

  (二)肺炎型大多见于免疫抑制或全身情况极度衰弱的病人。呈急性肺炎或败血症表现,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白色粘液胶冻样痰或脓痰,常带有血丝或坏死组织,呈酵母臭味,甚至有咯血、呼吸困难等。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病原学检查经环甲膜穿刺吸引或经纤支镜通过防污染毛刷采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组织、胸水、血、尿或脑脊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即可确诊。痰液直接涂片或培养出念珠菌并不能诊断为真菌病,因约有10%~20%的正常人痰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若有3%双氧水含漱3次,从深部咳出的痰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菌种的念珠菌,则有诊断参考价值。

  二、X线检查支气管型的胸片仅示两肺中下野纹理增粗。肺炎型胸片示两肺纹理增深,或呈弥漫性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部分可融合成大片致密影,边缘模糊,形态多变,发展迅速。病变大多位于中下肺野。部分病例伴胸膜改变。慢性病变呈纤维条索状阴影和代偿性肺气肿

  三、血清念珠菌特异性IgE抗体测定有助于诊断,通常在感染14天后血清中出现血清沉淀素,是一项比较敏感的检测方法。

  治疗

  轻症患者在消除诱因后,病情基本可好转。病情严重者则应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身部真菌感染有效。剂量为200mg/d.分2次口服,首剂加倍。病情重者可用400 mg/d,甚至可高达6-12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复合物可用于重症患者,剂量为0.6-0.7 mg/(kg.d),后者毒性反应较小。或用伊曲康唑,口服剂量0.1-0.2g/d,顿服,疗程3-6个月;静脉剂量为第1、2天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0mg,约1小时静脉滴注完毕,以后每日200mg.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真菌药敏结果选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