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朵内有鸣叫声响,时大时细,有时声如蝉噪,有时响如雷鸣,不单影响听觉,还会引起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继而影响日常的工作及生活。
  耳鸣发生的成因很多,例如内耳受细菌感染,病毒发炎,甚至入水或严重噪音影响都有可能出现耳鸣的现象,至于老年人体虚退化,亦会出现耳鸣的问题。其他非外因引起的耳鸣,中医一般分为虚证及实证。
  实证多是暴发性,大多是情绪突然受到刺激波动、工作、情感不顺意受到压力,恼怒而引起肝胆火上炎、肝风上亢,壅塞清窍。虚证可分为血虚及肾虚,血虚由于精血不足,血虚生风,风动上扰清窍。而肾虚则因肾藏精,肾气不足,精血亏弱,精气不能上升,肾开窍于耳,以致清窍蒙浊,引发耳鸣。
  针灸治疗效果佳
  中医的针灸治疗不论对于虚证及实证的耳鸣,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平日可多做「鸣天鼓」的按摩手法以防治耳鸣,方法是将双手掌心按耳,手拍按着后脑,掌心轻轻加压,然后突然放鬆,连续五次,掌心继续按着耳朵,食指交叉踏着中指,用力向后脑下弹,连续五次。
  另外,针对不同人士体质而引起的耳鸣问题,亦可配合以下汤水食疗作调理。
  枸杞四物汤
  血虚耳鸣
  ──眩晕、鸣声如蝉、时发时止、面色恍白
  用料:当归三钱,川芎五钱,白芍三钱,熟地三钱,杞子四钱、瘦肉四两
  做法:莲子去心洗淨,连同党参瘦肉隔水文火炖
  2-3小时
  当归──补益肺脾
  川芎──补脾固肾
  白芍──养血柔肝
  熟地──养血益精
  杞子──养血益阴
  黄芪补肾汤
  肾虚耳鸣
  ──腰膝冷痛、畏寒、小便多而清长
  用料:黄芪八钱、丹皮三钱、熟地五钱、淮山四钱、山萸肉三
  钱、伏苓五钱、泽泻三钱、瘦肉四两
  做法:药材洗淨、文火煲三小时
  黄芪──补气固表
  淮山──补肾健脾
  熟地──养血益精
  丹皮──活血凉血
  山萸肉──补益肝肾
  伏苓──健脾安神
  泽泻──利水泄热
  龙胆决明茶
  肝火耳鸣
  ──暴鸣、烦躁、易怒、口苦
  用料:龙胆草三钱、石决明一两、山栀子三钱、白芍五钱、石菖蒲三钱、薄荷一钱
  做法:将药材冲洗乾淨,文火煮一小时,加上
  蜂蜜调匀,可作日常代茶饮用。
  龙胆草──泻肝火
  石决明──平肝潜阳
  山栀子──泻火除烦
  白芍──养血柔肝
  石菖蒲──开窍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