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和主要表现及各系统表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可以发展为艾滋病。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一)Ⅰ期

  急性感染:原发HIV感染后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类似血清病的症状。此时血液中可检出HIV及P24抗原。一般症状可持续3~14日后自然消失。

  (二)Ⅱ期

  无症状感染: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核心和包膜蛋白的抗体,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三)Ⅲ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其特点是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cm以上,质地柔韧,无压痛,无黏连能自由活动。活检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一般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四)Ⅳ期

  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现5种表现:

  1.体质性疾病

  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曾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

  2.神经系统症状,除以上症状外,出现头痛、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3.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出现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隐球菌、念珠菌、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4.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5.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1.肺部:多种病原体可引起艾滋病病人的肺部感染。最多见的是肺孢子虫肺炎,其他巨细胞病毒、结核杆菌、鸟分枝杆菌、念珠菌和隐球菌等均可引起肺部感染。卡氏肉瘤亦常侵犯肺部。

  2.胃肠系统:以口腔和食管的念珠菌病、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较为常见。

  3.神经系统

  本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达30%~70%。其中包括:

  (1)机会性感染:如脑弓形虫病、隐球菌脑膜炎、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炎、巨细胞病毒脑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

  (2)机会性肿瘤:如原发中枢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瘤。

  (3)HIV感染: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等。

  (4)其他:低氧、败血症相关脑病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癫、进行性痴呆、脑神经炎、肢体瘫痪、痉挛性共济失调,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等。诊断除脑脊液检查外,可作CT协助诊断。

  4.皮肤黏膜:卡氏肉瘤常侵犯下肢皮肤和口腔黏膜,表现为紫红色或深蓝色浸润斑或结节,可融合成大片状,表面出现溃疡并向四周扩散。

  5.眼部:艾滋病病人眼部受累较为广泛,常见的有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弓形虫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底棉絮状白斑常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