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发生于头皮、眉、耳、躯干等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鳞屑炎症性皮肤病,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成年人及新生儿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原因尚不清楚,推测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存在于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等大量繁殖,原发或继发性侵犯皮肤所致。精神因素、饮食因素、饮食习惯、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好发部位为头皮、耳部、鼻唇沟、眉、眼睑、胸背中部、脐窝及腹股沟或腋部等皮脂溢出区,病程慢性,常先自头皮发疹。
二、皮损为略带黄色的油腻性红斑,境界较清,其上覆有油腻性鳞屑结痂。发生在头皮,以在炎症损害的基础上附有油腻性黏着性黄色结痂、或间有渗出时称为结痂型。以小片状糠秕样鳞屑或带油腻性鳞屑,并伴有基底轻度炎症时为鳞屑型。发生在躯干部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发生在腋下等皱襞处,可伴有糜烂,类似湿疹,但有油腻性痂。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
诊断和鉴别诊断
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典型损害为带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慢性经过,即可诊断。
一、发生在头皮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1、头皮银屑病损害为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红色丘疹、斑丘疹及斑块,伴成层状银白色云母状鳞屑。易刮除。皮损境界清楚,呈束状发。其他部位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
2、头癣主要见于儿童,头发细软,失去光泽。头发在出头皮处或略高处即折断,或有菌鞘。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
二、发生在躯干部者与下列疾病鉴别1、玫瑰糠疹发疹前有咽部不适。皮损好发于躯干部及四肢近端。为椭圆形斑疹,上有糠秕样鳞屑。常先有母斑,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一般不累及头面部。
2、体癣为片状圆形或不规则红斑、上有丘疹、鳞屑或小水疱。边界清楚,中央呈退行星改变而周围向外扩张呈环状损害。鳞屑镜检真菌阳性。
三、红斑性天疱疮皮损可初发于面部,呈蝶形样红斑,上有鳞屑及脂溢性痂。颈部及胸背部相继出现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的水疱。破裂后易干燥,结痂。
治疗
一、一般性治疗1、避免热水肥皂以及各种机械性刺激,如搔抓等。
2、限制高脂多糖饮食,忌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含丰富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常。
二、全身治疗内服维生素B6、B2和复合维生素B,炎症著明或炎症范围较大时可短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mg,每日2~3次,四环素0.25g,每日2次。
三、外用药物外用1%煤焦油霜剂或氢化可的松等皮质类固醇霜或溶肌液或含有2%酮康唑的复方制剂,头部损害可用含有二硫化硒、酮康唑或煤焦油的香波洗头,每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