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伤寒的临床表现特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伤寒的临床表现特点

  潜伏期7~23日,一般l0~14日。

  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

  (一)初期(侵袭期)

  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常伴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明显。

  (二)极期

  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

  1.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少数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发热持续10~14日。

  2.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缺乏,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表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大:病程l周末可有脾大,质软有压痛。肝亦可见肿大、质软,可有压痛。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异常(ALT升高等)。

  6.皮疹:部分病人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日,皮疹直径约2~3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多见于胸腹,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多在2~4日内消退。出汗较多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三)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逐渐下降。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脾脏开始回缩。如不注意饮食及休息治疗,本期仍可出现各种并发症。

  (四)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转好,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体弱,原有慢性病病人,或有并发症者病程较长。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