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冻疮(pernio)是冬季常见病,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速海,因长期寒冷刺激使皮下小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扩张,静脉淤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寒冷寒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一般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潮湿能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
二、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发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一、本病多见于儿童、青年妇女或周围血循环不良者。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廓、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
二、初起损害为局限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冷凉,有痒感,受热后更剧。重者肿胀加剧,表面可发生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浆液,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三、多形红斑样冻疮多见于青年人,常发生于手足的背面,对称分布,损害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紫红色斑,圆形或略圆形,其中心部色泽更深或微隆起形成水疱,类似多形红斑。本症可能与血中冷球蛋白、冷凝集素或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有关。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好发在乎足,每年冬季发生,诊断不难。主要与多形性红斑鉴别,后者多在春秋两季发病,皮疹为多形性,常有特殊的虹膜样损害。
治疗
一、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及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入冬注意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或用热水浸泡。
二、全身治疗
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可用烟酸或烟酰胺50-100mg,每日3次口服;硝苯地平20mg,每日3次口服。中药可用丹参等。
2、抗组胺药:赛庚定2mg,每日3次口服;桂利嗪则兼有抗组胺及扩血管作用。
3、维生素E:100mg,每日3次口服。
三、局部治疗原则是改善微循环、消肿、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1、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溃疡时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也可用氦氖激光器照射。
2、皮损破溃后可用甲紫糊、10%硼酸软膏或新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每日1次包敷。
四、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