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支气管腺瘤(adenoma of bronchus)主要起源于支气管或气管粘膜腺体。发病年龄较早,女性略多于男性。肿瘤生长缓慢,大拿可浸润扩展入邻近组织,并可有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因此,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分类
支气管腺瘤可分为3类:
1、支气管类癌是最多见的一种支气管腺瘤起源于支气管壁粘液分泌腺的嗜银细胞。80%为中央型。肿瘤突入支气管腔,质软,血管丰富,易出血,呈暗红色或红色,可带蒂或无蒂,表面有完整的粘膜覆盖。有的肿瘤一部分在支气管腔内,另一部分向支气管壁外生长入肺组织内而呈哑铃状。一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或具有包膜。
镜检:瘤细胞小,呈立方或多边形,大小一致,成群聚集,呈条索状排列或腺管样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含有深黑色嗜银颗粒。颗粒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类癌的异位内分泌症状,如消化道症状、高血压、心动过速、低钾、色素沉着、ACTH综合征等。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相罕见。约有10%的支气管类癌呈不典型生长。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核多形性,分裂相多见,常见坏死。不典型类癌患者70%有局部淋巴结、肝或骨转移,而典型类癌远处转移率低于5%.
2、支气管囊性腺样癌又称圆柱型腺瘤。起源于腺管或粘膜分泌腺。支气管囊性腺样癌常发生在气管下段或主支气管根部,肿瘤突入气管或支气管腔内,呈粉红色,表面粘膜完整,恶性程度较高,常侵入邻近组织,偶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发生率约占支气管腺癌的10%-15%.
3、粘液表皮样癌比较少见,约占支气管腺瘤地20%-30%.起源于肺叶支气管或主支气管粘膜分泌腺。一般呈无蒂支气管内生长,可阻塞管腔,并可侵犯局部。恶性程度高低不一,大多数为低度恶性,常呈息肉样,表面粘膜完整。
临床表现
症状随肿瘤的生长情况而不同。肿瘤发生于肺的边缘,向管外生长,多无症状,常在X线检查时发现。若发生在较大的支气管内,初期即可出现刺激性干咳,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常反复咯血。肿瘤渐增大,部分支气管阻塞,可出现阻塞性肺气肿和局限性哮鸣音,若全部阻塞可引起肺不张。阻塞远端发生继发感染,可发生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类癌病例,有时可发生阵发性面部潮红、水肿、肠蠕动增强、腹泻、心悸、皮肤发痒等类癌综合征。
诊断
胸部X线和断层摄片,可以显示肿瘤肿块阴影,或肿瘤引起的支气管阻塞征象。但局限在支气管壁内较小的肿瘤,X线检查可能不显示病变,但CT、MRI检查更准确。腺瘤生长缓慢,有的病例症状出现多年后,才可以明确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大多数支气管腺瘤可以直接被窥察。由于腺瘤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避免做活组织检查,以免导致大量咯血。支气管碘油造影可以显示支气管腔充盈缺损。
治疗
支气管腺瘤,如早期未发生远处转移,应在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肿瘤。发生于肺叶支气管的腺瘤,通常做肺叶切除术。发生于主支气管或气管的腺瘤,为了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可以做气管袖状切除术,切除含有肿瘤的一段支气管或气管,作对端吻合术。肿瘤局限于支气管壁的病例,也可以切开气管,摘除全部腺瘤后,再修复支气管。
全身情况禁忌手术或已有转移的腺瘤病人,可施行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