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日光性皮炎(Solar Dermatitis)又称晒斑或晒伤(sunburn)。是由于日光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反应。其反应的程度与光线强度、照射时间和范围以及肤色的深浅和体质差异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日光大部分由可见光组成,光谱范围大约为390~770nm,它除了有刺激眼视网膜能力外,还有一些生物学活性,高于770nm的是红外线,是不可见的热线,能使皮肤发红。引起本病的是290~320nm中波紫外线。皮肤反应程度因照射时间、范围、环境因素及肤色不同而有差异。热可以增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本病的发病也与个人的易感性有关。多见于春来夏初。高原居民、雪地勘探或水面作业者发病较多。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当皮肤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后,于暴露的部位如面、颈、手背等处发生皮疹。日晒后第二天病情到达高峰,可伴有发热、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一周后可恢复。根据皮肤反应轻重分为一度晒伤和二度晒伤。

  一度晒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边界清楚,24~36小时高峰。

  二度晒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后,继而发生水疱甚至大疱,疱壁紧张,疱液为淡黄色。自觉症状有灼痛或刺痒感。水疱破裂后呈糜烂面,不久干燥结痂,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有日晒史,暴露部位皮肤红肿或出现水疱,发病与季节关系大,自觉烧灼及刺痛感,可作出诊断。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和烟酸缺乏症相鉴别。

  一、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病史,与日晒无关。可发生于任何季节,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自觉痛痒。

  二、烟酸缺乏症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但起病相对缓慢,皮损较粗糙,色素沉着较明显,除日晒外,非暴露部位也有皮疹,常伴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

  治疗

  一、局部治疗1、2.5%消炎痛溶液(纯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比例为19∶19∶12)外搽。

  2、大疱、渗出液多时,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盐水(一茶匙盐溶于500~600ml水中)等溶液进行湿敷,每次15~20分钟,一日2~3次,直到水交干涸。大部分水疱可不必处理。

  二、全身治疗1、抗组织胺药:用于刺痒性日晒伤。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息斯敏10mg每日一次口服。

  2、止痛药:阿斯匹林1g每日3次口服;扑热息痛0.25~0.5g每日3~4次口服。

  3、皮持类固醇激素:严重的晒伤可用强的松10mg每日3次口服,用2~3天,但要在晒伤后36小时后或更短时间内应用,有减轻红肿热痛的作用。

  三、中医药治疗中医称日晒作为了日晒疮。治则以凉血清热,除湿祛风。方剂可用凉血消风散加减。

  预防

  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使皮肤产生黑色素,以增强皮肤对日光敏感性较强的病人,应尽量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做好防护如打伞、戴草帽、手套等。还可以外用一些避光剂:如反射性遮光剂,15%氧化锌软膏;5%二氧化钛乳剂;5%对氨基苯甲酸乳剂或酊剂;10%萨罗(salo)软膏等。可于曝晒前15分钟搽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