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2)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治疗

  (一)    内科治疗内科治疗应包括4个方面:

  ⑴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⑵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SASP):开始时给0.25g口服4次/d,以后增至1g 4次/d口服,在奏效后改为1g 3次/d或0.5g 4次/d.并可同时给甲硝唑0.2g 3次/d,3周后改甲硝唑肛栓0.2g 2次/d纳肛,以后改0.2g 1次/d纳肛,并持续应用3~6月。

  ⑶皮质类固醇:常用量为强的松5~10mg,3次/d,1~2周后,剂量递减,每周减少5mg,直至最后5mg 1次/d或2.5mg 2次/d作为维持量。或用地塞米松0.75~1.5mg 3次/d,同样递减至0.75mg qd或0.375mg bid作维持,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在急性复作期亦可用氢化考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考的松100mg加于60ml生理盐水中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使用激素则尚有分歧,由于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数不主张长期使用。除皮质类固醇外,也可用ACTH 20~40U静脉点滴。

  ⑷免疫抑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价值尚属可疑。据Rosenberg等报道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在疾病恶化时并无控制疾病的作用,而在慢性病例中它却有助于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

  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对腹泻严重,出现夜间腹泻的病例可给予抗胆碱酯类药物或复方苯乙哌啶(止泻宁),但忌用鸦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和复方樟脑酊,因为有诱发急性结肠扩张之可能。

  (二)外科治疗约有20%~3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将需要手术治疗。以往,在各种内科治疗方法失败后,手术作为最后一种解决疾病的方法,而病员也处于急性或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和虚弱的状况下。现在多主张较早施行手术,这种治疗态度的变化是由于现在有好几种手术可供选择和尝试,而手术的结果是良好的。

  ⑴手术指征:需急症手术的指征有:①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结肠伴临迫或明确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经几小时而不是数天治疗无效者;③暴发性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亦即经4~5d治疗无改善者;④由于狭窄引致梗阻;⑤怀疑或证实有结肠癌。此外,还有几种非急症情况应考虑手术,如:⑥难治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反复发作恶化,慢性持续性症状,营养不良,软弱,不能工作,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和性生活;⑦当类固醇激素剂量减少后疾病即恶化,以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疗,这是不得不作结肠切除的手术指征;⑧儿童患慢性结肠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时;⑨严重的结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可能对手术有效应。

  ⑵手术选择:目前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四种手术可供选用。各有优缺点,因此应用严格的适应范围,只有合理的选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这是最古老、最彻底的手术、无复发和癌变之虑,术后再也不需服药。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可一期完成。但永久性回肠造口给病员带来生活上的不便,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折磨,无疑是病员最不愿接受的手术,因此这一术式应限用于具有低位直肠癌需作直肠切除者;有肛门疾病或肛门手术史的病员;以往曾作小肠切除或疑有克隆病不适宜作盆腔回肠袋手术者。

  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手术,因为保留有病变的直肠,有疾病再活动和癌变的危险。然而这一手术操作简便,避免永久性回肠造口,手术并发症少。因此在Koch回肠造口术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问世前这是唯一可避免永久性回肠造口术的术式。赞成采用这一术式者认为至少可让病员少受几年回肠造口之苦,此手术主要适用于直肠无病变的患者。对结肠或直肠中有癌肿或间变的病例,直肠纤维化不能扩张者,有肛周疾病以及术后不能定期随访复查的病例均不宜选作此手术。

  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Koch首创在回肠造口前利用末端回肠建成一个储存袋和一个乳头瓣,以达到控制排便的目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手术,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有关乳头瓣的并发症如瘘管形成,乳头瓣滑动,坏死和瓣脱垂,其中以乳头瓣滑动最为常见,也是最难应付的问题。虽然有许多改良以减少其发生,但尚无法消除。理论上Kocn回肠袋的地位更有了限制。一般,病员希望避免回肠造口术者宜选盆腔回肠袋手术;如病员已往已作结直肠全切除术或因低位直肠癌或肛门功能障碍不适宜作盆腔回肠袋手术者,则可选作Kocn回肠袋手术。但以往曾作小肠切除手术或小肠伴克隆病者则属Kocn回肠袋手术的禁忌证。

  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IPAA):术手术主要适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不间断的肠道外表现,持续的少量出血,狭窄或粘膜严重间变的病例。位于直肠中段平面以上的癌肿病例且无播散者也是本手术的适应者。在急性情况下千万别作此手术。另外在急症结肠切除时,直肠不一定要切除,尤其在年轻患者;如临床情况需要,直肠应予保留,以后还可以再作近端直肠切除,远端直肠内粘膜剥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预后
    本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轻型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急性暴发型、有并发症及年龄超过60岁者预后不良,但近年由于治疗水平提高,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发作频繁,预后较差,但如能合理选择手术治疗,亦可望恢复。病程漫长者癌变的危险性增加,应注意随访。

  预防
    未病前的预防:

  ①注意饮食有节,预防肠道感染。

  ②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控制饮食。

  ③腹痛腹泻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高蛋白质。有些不耐受的食品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避免食用。

  ④忌食辛辣冰冻、生冷食品,戒除烟酒。

  已病后的预防(预后):

  轻、中度患者预后较好,重型、暴发型患者易合并消化道出血而致休克,特别是急性结肠扩张,死亡率高,预后差。慢性持续、长期腹泻、病变广泛者应注意结肠癌的发生。

  护理
    一、病情观察
    1、观察排便的次数、性状、量,有无腹泻、出血、便血、粘液脓血便等,正确留置粪便标本并及时送检,以排除肠道其他感染的可能。对于便血及腹泻严重的病人,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注意有无低钾、低钠血症,及时补液,并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和时间,与进食的关系;有无腹部胀气、压痛与反跳痛;扩大的肠袢及肠鸣音是否会减退或消失,及早发现消化道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休克等先兆症状,并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有无食欲不振、里急后重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体重减轻、贫血、全身倦怠等肠外表现。

  4、若需要行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检查或灌肠治疗,做好相关护理。

  二、休息与活动
    1、急性发作期或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也应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2、对重症腹泻病人要住院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肠痉挛和热能消耗;轻症者,也要指导其保证充足睡眠。

  三、饮食护理
    1、给与刺激性小、纤维少、高营养、高热量(10.5-12.5kJ/d)、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2、避免吸烟,忌食含脂肪高的饮食和咖啡、巧克力、辛辣生冷和产气食物等。

  3、避免进食可引起过敏的牛奶和乳制品。

  4、便血和腹泻严重时严禁禁食,可给与静脉高营养治疗。

  四、药物护理
    1、应用解痉药、镇静剂,注意观察用药后腹部体征。结肠扩张时,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等。

  2、使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披榛等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粒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变态反应表现。

  3、遵医嘱准确给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此期间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注意防护。

  4、严重贫血者遵医嘱输血,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注射血清蛋白,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

  五、心理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本病为慢性过程,易反复发作,要多给与安慰及鼓励,减少焦虑等不良心理,促进早期康复。

  六、一般护理加强肛门、肛周皮肤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必要时涂鞣酸软膏保护。

  七、健康教育
    1、宣教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及护理知识,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2、注意合理饮食。

  3、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4、育龄妇女病情活动期应避免妊娠,因为在妊娠期和产褥期可加重病情。

  5、定期随诊。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