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新生儿脓疱病(Impetigo Neonatorum)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新生儿脓疱病(Impetigo Neonatorum)又称新生儿天疱疮(Pemphigus Neonatorum),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致病菌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传染所致。因婴儿皮肤细嫩,抵抗力弱,又因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对细菌特别敏感,再加上用塑料布包裹,天热多汗,使局部皮肤温度、湿度较高,皮肤易受浸渍,给化脓菌侵入和繁殖造成良好条件。

  二、传染源新生儿脓疱病往往由产妇、助产人员和母亲传染而来,有的助产人员是带菌者。在婴儿室、哺乳室中,一旦发现此病,必须严格消毒和隔离。

  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与脓疱病相类似,脓疱位于角质层下(或者颗粒层下)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可见嗜中性白细胞。

  临床表现

  一、症状本病常发生于出生4-10天的新生儿,传染性强。损害多半发生于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也可广泛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而掌跖常无损害,有时损害也发生在粘膜上或波及手指而引起化脓性甲床炎或甲沟炎。本病开始阶段全身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腹泻、肺炎、肾炎脑膜炎甚至败血症等,导致患儿死亡。

  二、皮损开始为针尖大至豆大的红色斑点,其上迅速出现水疱。水疱迅速扩大,由豌豆到核桃大或是更大,疱周有炎性红晕,疱膜较薄、易破。一两天后,大疱内液体变浊,或是疱底先有些黄色脓液,但整个大疱大多会化脓。大疱先很饱满,以后不断扩大而松弛。疱膜破裂后,露出潮红、光滑的糜烂面,以后结成薄痂。别处又可出现大疱,可以成片糜烂而像一般的天疱疮。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新生儿脓疱病以大脓疱随后出现全身症状的特点可以诊断,但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5周内的婴儿,少数见于成人。皮损特点为弥漫性潮红,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口腔、鼻腔粘膜、眼结膜均可受累。尼氏征阳性。

  二、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水疱多发生在手、足部等易受外伤和摩擦的部位,大疱内容澄清,常有家族史。

  治疗

  一、支持治疗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卫生,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婴儿室、患儿的衣物等进行消毒。给与支持疗法,如输全血或血浆或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二、抗感染及早应用足量细菌敏感度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新型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

  三、局部治疗局部无菌情况下,剪破疱壁,吸取疱液,用1∶10000的高锰酸钾或0.1%利凡诺溶液湿敷,外用2%龙胆紫溶液,或0.5%~1%新霉素乳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