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维生素A中毒症(Vitamin A toxicity)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维生素A中毒症(Vitamin A toxicity)是指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引起中毒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急性维生素A中毒症成人一次剂量超过30万-100万IU,儿童一次剂量超过30万IU极可能发生急性中毒。成人多为食用大量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北极熊、鲨鱼和鳕鱼等的肝脏而发生中毒。儿童则因意外服用大量维生素A、D制剂引起。

  二、慢性维生素A中毒症由于不尊医嘱长期摄入过量维生素A制剂引起。一般成人每天摄入8万-10万IU,持续半年;或每天3万-4万IU,超过数年可引起慢性中毒。婴幼儿每天摄入5万-10万IU,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机体敏感体质每天仅服2.5万IU,一个月即可出线中毒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采用口服鱼肝油制剂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于鱼肝油制剂既含有维生素D又含有维生素A,当口服途径使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时极易造成维生素A的过量。

  病理改变

  由于维生素A过量,降低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导致细胞膜受损,组织酶释放,引起皮肤、骨胳、脑、肝等多种脏器的病变。脑受损可使颅内压增高;骨组织变性引起骨质吸收、变形、骨膜下新骨形成、血钙和尿钙都上升;肝组织受损则引起肝脏肿大、肝功能改变。

  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由于患儿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以及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不同,中毒剂量可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维生素A注射300,000IU,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在急性型常见,似因脑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患儿如无神经系统感染征易用,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结合摄入大量维生素A病史,信用维生素A后症状迅速消失,诊断可以确立。

  二、慢性型维生素A用量达每日数万单位,如婴幼儿每日摄入维生素A每公斤体重1500IU,可于数日后产生中毒症状。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颞部、枕后部肿痛,可误诊为颅骨软化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搔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肝脾肿大、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国外曾报道长期肝脾大可致肝硬变,门脉压增高,甚至死亡。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清维生素A浓度测定,常达1,000~6000μg/L以上,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二、X线检查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干处骨膜下新骨形成,以长骨中段最明显;管状骨造型失常,骨质吸收,骨折;骺板改变及软组织肿胀。

  诊断

  根据既往有摄入维生素A的病史,临床表现,血浆维生素A浓度明显升高以及X线检查等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一般较明确。慢性维生素A中毒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只是个别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应注意同佝偻病、坏血病鉴别。

  治疗

  维生素A中毒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服,自觉症状常在1~2周内迅速消失,但血内维生素A可于数月内维持较高水平。头颅X线征象可在6周~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长骨X线征象恢复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应在数月内不再服维生素A,以免症状复发。应用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时,不可超过需要量。必须用大剂量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中毒症。有人报道孕妇在早期服用维生素A过多,可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孕妇服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00IU.

  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合理、准确使用维生素A制剂和剂量;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宜用单纯性维生素D制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