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伤寒肠穿孔(intestinal perforation due to typhoid fever)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伤寒肠穿孔(intestinal perforation due to typhoid fever)是伤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3%,病死率较高。

  病理改变

  肠伤寒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在回肠末段。肠壁的淋巴集结发生坏死,粘膜脱落形成与肠纵轴相平行的溃疡。穿孔与溃疡形成的时间大致一致,多在伤寒后2-3周。80%饿穿孔发生在距回盲瓣50cm以内,多为单发,多发穿孔约占10%-20%.

  临床表现

  临床已经确诊为伤寒的病人,多有伤寒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体检与皮肤玫瑰疹、脾大。伤寒病人在病程2-3周后,突然发生右下腹痛,短时间内扩散至全腹,并伴有明显右下腹及全腹压痛、肠鸣音消失等腹膜炎征象。部分病人在穿孔前有腹泻或便血史。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在原来的基础上迅速升高;血清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大便培养阳性。

  二、X线检查腹部平片或透视约2/3病人有气腹。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一般诊断可明确。但有的伤寒病人常有体弱、腹胀。所以腹肌紧张不明显,对腹部叩诊肝浊音界缩小和消失也不易正确评价,因此易造成误诊。部分病人在穿孔前可先有腹泻、腹胀、肠出血等表现,或有饮食不调和误用泻剂等诱因。有两种情况要引起注意:

  1、对病情严重、神志不清的病人,在询问病史时由于不能配合,要认真观察,反复检查比较腹部体征,如腹膜刺激体征发展,听诊肠鸣音消失,白细胞计数升高,可帮助鉴别。

  2、对于伤寒症状轻微和不典型的病例,则应结合季节和流行伤寒的动态,详细询问腹痛前有无低热、头痛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的表现,以便和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手术时应取腹腔渗液做伤寒杆菌培养。

  治疗

  伤寒肠穿孔确诊后应及时剖腹手术。手术原则为施行穿孔缝合术,并应对术中发现的其他肠壁菲薄接近穿孔病变处一一做浆肌层缝合,以防术后新的穿孔。对病变严重或多发穿孔,可考虑缝合穿孔后加做病变近侧回肠插管造口术,以保证穿孔缝合处愈合。肠切除应严格限制于穿孔过多、并发肠道大出血、病人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术后应放置引流。术后对伤寒病和腹膜炎应采取抗菌药物及加强支持疗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