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腹上疝。
病因和发病机制
白线的腱纤维均为斜行交叉,这一结构可使白线作出形态和大小改变以适应在躯体活动或腹壁呼吸活动时的变化,如在伸长时白线变窄,缩短时变阔。但当腹胀时又需同时伸长和展宽,就有可能撕破家查的腱纤维,从而逐渐形成白线疝。上腹部白线深面是镰状韧带,它所包含的腹膜外脂肪常是早期白线疝的内容物。白线疝进一步发展后,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可把腹膜向外牵拉形成一疝囊,于是腹内组织(通常是大网膜)可通过囊颈而进入疝囊。下腹部两侧腹直肌靠得很紧密,白线部腹壁强度较高,故很少发生疝。
临床表现
早期肿块小而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平卧腹直肌放松,疝块回纳后可扪及腹白线缺损即疝环。网膜或肠管疝出后可有隐痛和牵拉感。少数白线疝可发生嵌顿,疼痛较剧或半有恶心和呕吐。较小的白线疝实无疝囊,仅有腹膜外脂肪自白线薄弱或缺损处钻出,肿块较小需注意检查方可扪及。
治疗
较小又无症状的白线疝不需手术,余均应手术治疗。在白线疝处作腹正中切口,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高位缝扎疝囊颈,缝闭疝环。如白线有多处缺损,可采用Berman手术,即在缝补腹横筋膜后于两侧腹直肌前鞘各作一相等的垂直切口,将两侧前鞘的内叶重叠缝合以修补薄弱或有缺损的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