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后者罕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此型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其发病与荨麻疹相似,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和物理因素等引起。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患。患者血清中C1胆碱酯酶的血清a2球蛋白抑制物缺乏,或其量正常而功能有缺乏者的约占15%。由于外伤、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致cl过度活化,进而激活C4及C2,及释放激肽。在血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参与下,激肽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产生血管水肿。发作时C4及c2均减少,静止期C4减少。本病C1水平正常,可与获得性血管性水肿鉴别。

  临床表现

  一、获得性血管性水肿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处。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损害为突然发生的限局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肤色正常或淡红,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持续1-3日可渐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若发生于喉头粘膜,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导致死亡。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

  是一种少见的显性位遗传性疾病,常在外伤或撞击后10余小时发生,可反复发作,为皮肤的无痒性血管性水肿(多见于面部及四肢等处)。损害可直径数厘米或占一侧肢体,1~3天消退,但易再发。可自儿童或青年开始,并反复发作至40余岁。也可发生在口腔、喉部及胃肠和呼吸道粘膜,患者可因骤然发生的喉部水肿而死亡。

  诊断

  根据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一天左右消失,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本病诊断不难。倘发病年龄早,家族中有近半成员发病,伴早发的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则应考虑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血清酯酶抑制蛋白、 c4和C3测定值降低,诊断可以确定。

  鉴别诊断

  一、丹毒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与面部。初起表现为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局部红、热、肿有触痛,但皮肤和淋巴结少见化脓破溃。血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高。

  二、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三、蜂窝组织炎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治疗

  一、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的治疗与一般荨麻疹相同,包括去除病因、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用炔羟雄烯异恶唑(danazol)或康力龙(stanozol)以增加cIINH合成以减少纤维蛋自溶酶对C2的作用,以减轻症状。亦可试用氨基己酸或止血环酸(tranexamic acid)以抑制血纤维蛋白酶原活性。患者手术前及急性发作时除对症处理外,有人用输入新鲜血浆以补充c1酯酶抑制物,但新鲜血浆中亦可含有补体成分而使有的患者症状发作。

  三、如发生喉头水肿所致窒息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1:1000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2、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3、口含冰块或喉头部放冰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