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胸壁结核(tuberculosis of chest wall)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胸壁结核(tuberculosis of chest wall)为最常见的胸壁疾病,其病变可能侵犯胸壁各种组织。常见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男性较多。多表现为结核性寒性脓肿或形成慢性久不愈合窦道,病变多见于胸前壁,胸侧壁次之,脊柱旁更少。

  病因和病理

  胸壁结核绝大多数为继发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发病变是肺结核、胸膜结核或纵隔淋巴结核。然胸壁病变的程度并非与肺、胸膜病变的轻重成正比,临床上看到往往在出现胸壁脓肿时,其原发病灶,可能静止或愈合。

  由肺、胸膜的原发病灶侵入胸壁组织,可有三种途径:

  1.结核菌由肺或胸膜的原发病灶经淋巴侵入胸壁组织,此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早期,结核病变仅局限于胸壁淋巴结,以及附近的软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肋骨,胸骨及肋软骨有可能先后亦受到损害。

  2.肺或纵隔的结核病灶穿破胸膜后,直接入胸壁各种组织,包括胸壁软组织以及骨和软骨都可受到损害。此种病变组织常常和肺、胸膜的原发结核灶多可相互串连。

  3.结核菌经血循环侵入胸壁组织,病原菌破坏肋骨或胸骨,引起结核性骨髓炎。病变进展时可穿破骨质及骨膜,侵入胸壁软组织。不论由哪一种途径侵入胸壁,晚期由于病变扩大,胸壁组织都会受到破坏。

  临床表现

  胸壁结核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若原发病灶尚有活动,则可有疲倦、盗汗、低热、虚弱等症状。多数患者胸壁结核除有局部不红无热的脓肿,亦可能有轻微疼痛,但无急性炎症征象,故称为寒性脓肿。若脓肿穿破皮肤,常排出水样混浊脓液,无臭,伴有干干酪样物质,经久不愈,形成溃疡或窦道,且其边缘往往有悬空现象。

  诊断胸壁无痛肿块,在按压时可能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脓液或少量干酪样物质,涂片或普通培养无化脓细菌可见,首先应考虑胸壁结核的可能性。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从穿刺脓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或取窦道处肉芽组织病理活检确定诊断。

  X线检查对胸壁结核的诊断很有帮助,有可能显示肺或胸膜的结核病变、肋骨或胸骨的破坏,胸壁软组织阴影。但肋软骨病变常常不能在X照片上显出。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胸壁脓肿:

  局部有急性炎症表现,并常有全身感染症状,病程较短且于脓腋中多可查到化脓菌。

  2.脊柱结核及脊柱旁脓肿:

  脊柱X线检查即可确诊。

  3.外穿性结核性脓胸:

  包块经穿刺后,可见明显缩小,然不久又可迅速隆起。胸部X线检查即可确定诊断。

  4.乳房结核:

  一般位于女性胸大肌浅部,前胸壁乳房处。临床上较少见。

  5.胸壁肿瘤:

  常见的胸壁肿瘤有:软骨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然有此软组织肿瘤,可类似胸壁寒性脓肿,因而诊断时应加以区别。

  6.肋软骨病:

  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变常累及一侧或双侧的第2~4肋软骨,受累的肋软骨明显隆起压痛较轻,可行局部注射考地松50mg,如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行手术切除。

  治疗

  结核症是一种全身慢性感染,胸壁结核只是其局部表现,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加强病人机体的抵抗力及抗痨药物治疗。在合并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较广泛的肺门淋巴结核病人,不应采取手术治疗。只有在肺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结核症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稳定以后,方可对胸壁结核施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脓肿、窦道及破坏的肋骨,然后放引流条,创口内留置链霉素2克,彻底止血后,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在抗菌素帮助治疗下,一般均可一期愈合。术后继续应用抗痨药物三个月以上。

  对于较小的胸壁寒性脓肿,可试行穿刺排脓及腔内注射抗痨药物治疗,在尽量抽空积脓之后,注入链霉素0.5克,并行加压包扎,每三日重复一次,再配合全身药物治疗,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对单纯的胸壁结核脓肿,不应进行切开引流。已有继发感染的病例,应先行切开引流,并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继发性炎症完全控制后,再作病灶切除治疗。如已有慢性窦道形成,在经过局部及周身抗感染及抗痨药物治疗后,应作胸壁窦道及结核病灶的彻底切除手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