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哮喘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也称支气管中央型肉芽肿病,或称支气管肺曲菌病。以反复哮喘发作为其主要特征,大多数病人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多在40~60岁发病,女性多见。

  【病因学】
    多数患者对烟曲菌过敏,也有的患者对念珠菌、花粉或某些药物过敏。约80%的患者烟曲菌皮试阳性,血清中可检出升高的IgE及IgG沉淀抗体。以烟曲菌提取物作支气管激发试验时可呈双相反应,故推测本病涉及Ⅰ型及Ⅲ型变态反应,也有人认为Ⅳ型变态反应亦参与其中。

  【病理改变】
    支气管周围和肺泡间隔有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粘液腺及杯状细胞增生,终末细支气管扩张并有痰液充于其内,有时可以找到真菌菌丝。

  临床表现
    多为中年起病,女性多见。其临床症状与内源性哮喘相似,有的患者可咯出小的痰栓或支气管管型,内含大量嗜酸粒细胞和(或)真菌菌丝。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见到5个临床期:

  ①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哮喘,IgE常大于2500ng/ml,皮试阳性伴胸部X线改变。

  ②缓解期,临床缓解,IgE及X线表现均正常。

  ③加重期,症状类似于急性期,或仅有IgE升高和出现新的肺部浸润改变。

  ④激素依赖期,哮喘症状需用激素控制,IgE水平持续升高。

  ⑤纤维化期,由于纤维化,常表现出难以控制的气急症状。

  检查检验
    一、X线表现为近端支气管扩张,可见游走性阴影,有时可见手指样或指套样阴影。

  二、痰检时可以发现淡黄色栓状物,内含烟曲菌菌丝体及嗜酸粒细胞粘液等。IgE升高。烟曲菌皮试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三、肺功能检查有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一般的支气管哮喘比较,本症的阻塞可逆性较差,故其哮喘症状多较顽固。

  诊断鉴别
    诊断主要根据有支气管哮喘表现,肺部浸润改变或伴近端支气管扩张,痰和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对烟曲菌等抗原皮试阳性以及血中IgE升高或出现沉淀抗体。

  治疗
    一经明确诊断即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20~30mg/d,直至哮喘症状缓解及肺部阴影消失。长期维持治疗可防止纤维化的发生,常用量为7.5mg~15mg/d.也有人使用局部吸入激素维持治疗,但有效性尚待确定。忌用烟曲菌提取物脱敏,因其会产生不良的局部反应并可使症状加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