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癌症晚期患者多被“痛死”1

       大约8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剧烈疼痛,剧烈的癌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血糖升高,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使病人身体垮得更快,因此,专家建议患者不要盲目拒绝服用吗啡等镇痛药。

  癌症晚期,多数患者都将面临全方位的疼痛。这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他们服用吗啡之类的强效镇痛药。但问题是,服用吗啡都会逐渐上瘾,这令许多病人产生抗拒心理,有不少人情愿忍受癌痛的折磨也不愿当个无可奈何的“瘾君子”。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则认为:毕竟癌魔对人体的摧残比吗啡所产生的副作用还要严重,他建议患者应该“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要盲目拒绝服用吗啡。因为,只有解决了最难受的癌痛问题,才能保障睡眠、提高食欲,避免患者陷入忧郁和焦躁的情绪,这对提高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成晚期癌症患者伴有剧烈疼痛

  在各大医院的肿瘤科,经常可以听到病人的痛苦呻吟,但据记者了解,虽然痛苦难熬,但并非所有的病人都愿服用吗啡等镇痛药。肺癌已近晚期的张伯就是其中的一个“顽固分子”。住院期间,他晚上常常疼痛难忍,医生嘱他口服吗啡,他居然和值班医生吵起来了,说医生不该“害他”,给他吃会上瘾的麻醉药。

  “不少晚期癌症患者对吗啡都有抗拒心理。”马武华介绍,一方面,服用吗啡完全可以解决病人难受的症状,避免疼痛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但另一方面,吗啡的确会上瘾,但那是长期应用后的事情,退一步讲,即使成了瘾,也应“两害相权取其轻”。

  剧烈癌痛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据马武华介绍,大约80%晚期癌症患者有剧烈疼痛,估计每天世界上至少有1500万人经受着癌症疼痛的煎熬。在此阶段,患者身心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相当多的患者不是直接死于癌症,而是死于严重疼痛。因为剧烈的癌痛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血糖升高,身体免疫力明显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使病人身体垮得更快。

  马武华指出,癌痛往往是全方位的,而较常见的剧烈疼痛部位有胸背部、头颈、腹腔、盆腔、骨骼和胸部等。另外,肿瘤本身可以产生一些激素样化学物质、坏死组织分解物等,都可进一步激化各部位的疼痛。因此,到后期,患者经常感到很难精确地描绘出疼痛的部位或性质。癌痛还常伴有强烈的植物神经异常,使病人精神和体力都明显下降。马武华称,在所有顽固癌痛的病例中,都存在“疼痛—〉失眠—〉疲乏—〉疼痛—〉失眠”这样的恶性循环,并引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统计称,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在30%-60%之间。

  吗啡有助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使用吗啡解决的不仅仅是“疼痛”问题,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提高食欲、降低忧郁和焦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再辅助于相关的积极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就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进行终生的药物控制,也有副作用,但与严重的病痛相比,副作用的危害相对要小得多。”马武华表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