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腮腺的外科解剖与面神经的关系

  涎腺肿瘤,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以发生于腮腺者占大多数,国内统计资料腮腺肿瘤发生率占全部涎腺肿瘤的60%以上,国外一些资料报道达85%以上,我科统计了534例腮腺部肿瘤占整个腺涎肿瘤的61%,现对腮腺肿瘤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腮腺是单一的腺样结构还是双叶的,面神经贯穿于腺实质之中还是位于两叶之间,这个问题在一些教科书和参考书中并不完全一致,主张两叶结构的说法并不太少,1917年有一位解剖学工作者研究了当时英、法、德三国的解剖学教科书,其中都谈到腮腺腺体是单一的腺叶结构,但也发现有人认为腮腺是两叶结构并被面神经分开,于是他解剖了79个尸体标本,得出的结论是腮腺由两叶构成并由一峡部联系,成“H”型。面神经位于两叶之间,这一观点在当时曾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外科医生,都支持这一看法,直到1948年,有人反对腮腺是双叶结构的理论,其后有许多人从解剖和胚胎学做进一步研究,证明腮腺是单一腺叶,面神经贯穿于其中,二者之间是可分的,临床上我们看到,腮腺浅深两层之间并无明显包膜,北医学者建议以面神经为界,分为深浅两层,以改正过去深浅两叶的说法。

  腮腺是一个多突起且呈不规则形状的腺体,王鹤鸣解剖了50例100侧腮腺形态,着重调查了腮腺的突起,他发现腮腺浅部有四个突起,前突突向面前部,上突向上突起于颞下颌关节表面,后突突于乳突表面,下突突向下,茎突过下颌角称茎突,腮腺深部有三个突起①翼颌突、向前突入翼内肌和下颌支之间出现率为15%,②咽突、向内经翼内肌与茎突肌、茎突下颌韧带间突入咽旁间隙、出现率为59%,③关节深突向上突入下颌关节与颞骨鼓部之间,出现率为50%.值得提出的是腮腺咽突有人称为茎突下颌突起,即腮腺深层组织从下颌支后缘向下颌支内侧的伸展部分。关于这个突起部分是否存在、也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没有。但多数人认为70-80%、甚至100%是有这个突起的。在临床上,一些学者看到有部分腮腺肿瘤1/3发生于这个部位。即平常所称的腮腺深叶肿瘤。发生于这个部位的良性肿瘤不大到一定体积、常无症状。病人常有咽部异物感,有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在软腭部分、扁桃体后上方有肿块突出。在下颌后凹、紧贴下颌支后缘内侧可扪及肿块。双手扪诊比较明显。由于肿瘤发生受翼下颌韧带的限制,活度常受限。切除的肿瘤亦常呈哑铃状。从这个部位发生的肿瘤应仔细全面检查、易误诊为扁桃体肿瘤。(医学教育网收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