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婴幼儿谨防喉及气管异物

  异物进入小儿的喉与气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多在婴幼儿中发生。该年龄组的小儿吞咽和阻止异物的功能尚有不足,未达到十分健全的程度;不注意,较易使异物进入喉与气管中。这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事故;严重时,会发生紫绀、憋气、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残废。造成喉及气管异物的常见原因有:

  (1)由于幼儿的牙未出齐,口腔的控制能力、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尚未健全,当口中含圆滑东西,突然受到惊吓,或突然咳嗽、哭喊,由于过强的吸气,易把口中的东西吸进喉、气管或支气管中。

  (2)小儿口中含某种东西时,在打闹、蹦跳、嬉戏中,也易使东西进入喉与气管中。

  (3)在仰卧中吃东西、突然哭闹,有时会把口中的东西呛入气管。

  易进入小儿喉与气管中的异物品种较多,如鱼刺、果核、花生仁、玉米粒、豆粒、葡萄粒、糖果、扣子、玻璃球等,均能进入。除此,许多液体物质也会呛入气管。喉与气管中有异物时表现的症状,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堵塞位置、堵塞程度、活动情况和小儿有无继发病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喉部异物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呛咳,伴有流涎、憋气、面色红紫、声音嘶哑等;气管内异物除有呛咳、憋气外,并有持续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异物拍击音等,易发生小儿窒息,如不及时抢救常死于窒息。

  当小儿发生喉或气管异物时,应立即将小儿头朝下抱起,并拍打气管处,使异物从气管排出;对位置固定或带刺、易碎、细小的异物,常处于气管的深部,应尽快去医院,由医生用气管镜观察并钳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