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大约占人类全部癌症发病率的3%,占全部癌病死亡率的5%左右。多数胰腺癌发生在65岁以后。吸烟是惟一已知的致病危险因素,可以增加胰腺癌的发病机会达2-3倍。胰腺癌的发病还与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以及与接触环境中某些化学致癌物有关。病人可出现厌食、体重减轻、放射性背痛、黄疸、肝脾和胆囊肿大等症状。
【检验项目选择】
便常规、隐血试验,尿三胆,肝功能,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酞酶(γ-G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脂蛋白-X(Lp-X),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测定,血清胰腺转肽酶(PGGT)、总转肽酶(TGGT),血糖及糖耐量试验,糖抗原Ca19-9,胰胎抗原(PoA),胰腺相关抗原(PCAA),胰腺特异性抗原(PaA),血清癌胚抗原(CEA)。
【检验结果判定】
(1)便隐血常呈阳性。
(2)在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强阳性,完全阻塞尿胆原可为阴性,粪胆原减少或消失。
(3)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均升高,提示胰管梗阻合并胰腺炎。
(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酞酶(γ-G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脂蛋白-X(LP-X)等均升高。
(5)血清胰腺转肽酶(PGGT)、总转肽酶(TGGT)之比>1,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较大。
(6)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升高,提示胰岛细胞被癌细胞破坏。
(7)血清癌胚抗原可升高。
(8)糖抗原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指标,诊断正确率可达90%.
(9)糖抗原Ca19-9、胰胎抗原(PoA)、胰腺相关抗原(PCAA)的阳性率在67%以上。
(10)胰腺相关抗原(PCAA)与胰腺特异性抗原(PaA)联合监测诊断率可达成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