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在中风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有何特点?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应是重视超早期和急性期的处理,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对脑缺血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过程,早期总体上应进行综合治疗。
实践证明,越早接受针灸疗法,特别是我们所独创的头针加祛风醒脑代针丹疗法、病人恢复得越好,一般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后两周左右开始,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3——7天后开始考虑应用针灸治疗,治疗原则为醒脑开窍、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治痿独取阳明”,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方法有中药康复法,针灸康复法、科学的运用功能训练、理疗、推拿、心理治疗等,循序渐进,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经系统治疗,脑中风的患者60%在生活上是可以自理,20%的病人只要在别人的帮助下也是可以自理的;15%的病人需要在别人大量的帮助下生活;只有5%的病人是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
个别患者虽然相信针灸(头针)疗效会很好、但其惧怕针灸怎么办?
这一点请惧怕针灸的朋友放心,我科除了可用独自知识产权的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祛风醒脑代针丹代替针灸以外、另有大型电脑超声波可以代替针灸。如患者确实惧怕针灸、完全可以不扎针同样可治中风。
中风患者什么时候开始针灸好?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但很多人对于中风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开始针灸治疗却不太清楚。传统的观念认为,针刺多在中风后遗症期进行,而且目前有一些学者仍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针刺持怀疑态度。因此,很多地区对脑中风的治疗依然是在脑中风患者经神经内科治疗结束后,再转至中医医院或专科进行针灸治疗。结果常常使患者错过了早期针灸促醒及促进疾病恢复的机会。
早期针灸干预治疗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中风患者早期及时进行针刺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只要患者生命指征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早期就可进行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在发病48小时后即进行针灸治疗;脑出血患者可在发病1周后进行针灸治疗。
头针治中风针灸之奇葩急性中风病人经头穴针刺10分钟后,瘫痪肢体肌力骤然提高二级以上,被称为针刺的“即刻效应”。CT问世以前,这一现象被认为是与一过性脑供血不全的巧合,而CT问世后,在明显的脑内血肿存在的条件下,针刺即刻效应的产生,确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个奥秘。
急性脑出血早期头穴针刺能减轻出血时神经元的损害,促进神经元功能的尽早恢复,使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康复水平得以提高。针刺即刻效应这一生物功能效应,是头穴针刺能触发神经细胞功能的可塑性和再造性的具体体现。
关于即刻效应,这种瞬时达到的瘫肢功能恢复和语言清晰度的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来实现的。
近年来,急性脑出血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0万~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近100万。幸存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让人欣慰的是,针刺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日益显露出卓越的功劳,尤其是头穴疗法对于中风偏瘫的有效率几乎百分之百。上述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针刺确能使脑电活动加快,脑神经细胞觉醒;进而使大脑神经元功能立即恢复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即针刺的双向调节结果。有关专家评价指出早期脑出血的头穴针刺有详实的客观依据,近30年的头针临床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医针灸治疗急性中风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