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手术简介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适应证]

  1.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史。

  2.经顺行性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扩大、呈直管状。逆造影显示有中度或重度逆流者。

  3.术中见股静脉较粗大,但轮廓、色泽、弹性正常,无炎性反应痕迹。测试血液流向时,可见近侧血液越过瓣膜向远侧倒流。切开管壁见瓣膜的游离缘松弛、下垂。

  [麻醉]

  腰麻或硬膜外阻滞。

  [手术步骤]

  1.显露隐-股静脉 于患肢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作一纵行切口,上端略超过腹股沟平面,长约12cm。沿大隐静脉主干找到隐-股静脉的联接处,显露出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和股深静脉。在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汇合处的远侧可见到股浅静脉最高的一对瓣膜。

  2.探测股浅静脉瓣膜功能 瓣膜所在处的股浅静脉略膨出,在瓣膜远侧5cm处阻断股浅静脉血流,并同时阻断股深静脉血流,将阻断处近侧的血液挤压到股总静脉内,使之排空,如放开挤压的手指,可见血液立即通过瓣膜向远侧倒流,证实该瓣膜功能不全。

  3.修复瓣膜 阻断股总静脉、股深静脉和瓣膜远侧的股浅静脉血流,于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在管壁上杯状外形的中央向近侧作纵行切开,切口长约1.5~2.5cm。牵开切缘后,可见到游离缘松弛、下垂伸长的瓣膜。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瓣膜,使瓣膜的病变更为清晰。

  用7-0无损伤缝线于两瓣膜交会点处由外向内进针,距交会点2mm处穿过两瓣膜游离缘,再于交会点平面由内向外出针,拉紧缝线,管壁外打结,可使游离缘缩短2mm,用同样方法在另一侧瓣膜交会点进行缝合。如一针不够,可于交会点稍高或游离缘稍远处作第2针缝合,使瓣膜进一步缩短。

  修复完成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见瓣膜游离缘呈半挺直状。缝合管壁切口,再度测试血液无倒流,证实瓣膜修复满意。开放各静脉阻断处,恢复血流。严密止血后,于切口内放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凝治疗,可用肝素6250U(50mg)皮下注射,每日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抬高患肢,多作患肢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回流。其余同大隐静脉剥脱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