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涛:今天晚上反复谈到吸入激素,吸入激素在我们哮喘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呢?主要是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哮喘患者气道中过高的反应性。吸入以后,病人症状可以改善,甚至肺功能也可以改善,病人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状态。
这位网友提到的问题,他已经吸入一个月的激素,现在来看,病人的症状得到控制,但是目前我们研究的结果来看,病人的症状得到了控制,目前来看,哮喘治疗是应该长期的,通过长期的吸入治疗,长期的抑制或者控制气道炎症反应,这样病人才从临床上达到长期的控制。
比如说病人在临床上看到效果,甚至更短的时间―两周,刚才提到一个月,看到效果以后,就比较匆忙的把吸入激素停下来以后,相当一部分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症状的反复。这位网友刚才提到吸入激素能不能停,目前的答案应该是长时间的坚持吸入治疗。
另外,谈到吸入激素和口服激素的问题。因为哮喘患者也好,其他病的患者,往往对激素有一些恐惧,主要来源于激素的这些副作用。但吸入激素和我们常用的口服激素作用性质是不一样的。吸入激素通常把它称为局部激素,所谓局部激素,它在药力药理学等有一些特点,通常只在我们支气管气道的局部发挥作用,即使有很微量的吸收以后,也可以在体内被代谢、灭活,通常不会产生全身的副作用,我们提倡吸入激素,实际上是一种局部激素,通常不会产生全身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
主持人:北京的一位网友问,他父亲患哮喘20多年,医生给他开过气雾剂,但老人固执,坚持不用,因为怕上瘾,周教授,您看有这个可能吗?
周新:门诊也会遇到这种病例。一个是担心,刚才提到害怕用激素;第二,怕用了以后会停不掉。所以,这就是刚才说的会不会成瘾?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慢性病里面的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每天使用降血糖药,为什么?目的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高血压病用降压药,目的是干什么?就是要使他的血压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甚至还低一点的水平。
他用的目的,一个是使得他的血压、血糖能够正常,减少以后出现的并发症,比如心肌梗塞、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等其他各个脏器的损害。
我们哮喘也应该理解成这样,哮喘目前来讲是一个慢性病,刚才提到的吸入激素是最有效的药物,所以你不用去害怕成瘾不成瘾,应该是早诊断、早治疗,而且这个需要长期的治疗。用多少剂量?需要和医生一起去探讨,去综合的,经过病情判断以后来定。如果你的病情比较轻,也许你吸入的激素剂量就很低。刚才讲到吸了一千微克的必可酮,症状还在发,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换另外的治疗方案,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就是两种药物,甚至于三种药物,可以联合加茶碱,甚至还可以加抗白三烯类的药,现在中国也有叫“顺尔宁”,一个是病情的判断非常重要,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轻的病人可以很轻,比较重的病人也许一种降压药,血压降不到正常,需要用两种药物,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成瘾的问题。
主持人:西安的一位网友,名叫大雁塔,他问殷凯生教授,哮喘都与过敏有关,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查找过敏源呢?
殷凯生:这个问题提得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哮喘这个病发病主要是两个重要的机制:一个是本身的遗传因素;第二个环境因素,这就是说,我们讲的环境里面的过敏源,如果他吸入了或者通过七大途径反复接触过敏源,可能产生哮喘,而且诱发哮喘的发作。
所以对哮喘病人来讲,怎么样尽早、发现引起某一个哮喘病人的相关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有的病人已经查到过敏源以后,通过过敏源的控制、环境的控制,可能哮喘症状得到很明显的改善。
比如说我们有的病人,查出来对他对有一些过敏,因此他搬了新房子以后,哮喘发得很厉害,但是变了环境就不发了,这样的病人明确了它的哮喘诱发的过敏源以后,对于他的预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的任务一个是查找过敏源进行控制。现在我们对过敏源的查找,一个是病史的询问,尤其病人可以明确的通过病史的询问,可以了解或者部分了解它可能的过敏源,又有一些病人每年到夏、秋季发哮喘,而且这些病人常见在东三省,这样的病人可能跟天气有关,有的病人吃了不同食物以后,就引起哮喘,这可能通过病史的了解,但是也有病人的病史不明确,我们往往借助一些过敏源的深层检查,比如我们最常用的一些过敏源的试验,条件许可的话,做一些过敏源皮肤试验,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查找导致某一个患者和他哮喘发病有关的过敏源。这样的办法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既安全又十分有效的检验方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面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