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基础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基础 > 药用植物学 > 正文

高温期中药材栽培与管理技巧

  夏季如果出现气温超过30℃甚至高于35℃,相对湿度小于60%,连续3天以上的“干热风”气候,对中药材生产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高温期的中药材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

  1改善水利灌溉设施,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2科学管水,以水降温增湿,可在早晚充分浇水,保持湿度,大面积可采用喷灌,但排水沟应畅通,严防积水,导致高温高湿,叶片腐烂蒌枯。

  3可用稿杆或稻麦草等织成草帘,建棚遮阴,以利药材在生育期不受高温危害,增加产量。

  4高温期间要勤追肥,追稀肥,切忌不能使用浓缩肥,以防“烧心”。

  5施用化肥量宜小,每亩用尿素不超过13kg;硫酸铵不超过25kg;碳酸氢铵不超过35kg.有机肥一定要腐熟沤制后才可用,不可使用新鲜的人畜粪便,以造成烧株危害。

  6高温期禁用农药,以免气温过高,烧毁植株叶片及心芽,影响正常生长。

  虽然中药材生长发育是需要一定的温度,但终日高温将适得其反,轻者植株干萎,重者整个植株枯死,减产或无收。因此,各地药农务必掌握好高温期的管理技术,正确处理好旱与涝的关系,才能使药材植株安全渡过高温期,为药材丰产高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