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子宫内膜癌的中医治疗

  基本方:癥消癀(癥痛康),每日3次,每次1g.仙人丹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基本汤方:仙鹤草30g,草河车30g,蛇舌草30g,虻虫30g,苍术15g,牛膝15g。

  1.血热型主证: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平肝清热,佐以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6g,白术6g,当归9g,白芍9g,茯苓9g,薄荷3g,丹皮6g,山栀6g,益母草9g,血余炭9g,甘草3g.

  2.气虚型主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清,面色苍白,肢倦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或舌边有齿印,苔薄润,脉缓弱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固摄止血。

  方药:益元煎加减。

  人参12g,黄芪15g灸甘草6g,白术12g,升麻6g,艾叶12g,阿胶9g(烊化)。

  3.血瘀型主证:时崩时止,淋漓不净,或突然量多,夹有瘀块,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边有瘐点,苔薄,脉沉涩或弦细。

  治则:活血行瘀,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6g,红花6g,当归6g,生地6g,川芎6g,赤芍6g,柴胡9g,延胡9g,没药6g,甘草3g.

  4.肾虚型主证: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五心烦热,两颧红赤,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育阴滋肾,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20g,淮山药30g,山茱萸15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鹿角胶15g,(烊化),女贞子30g旱莲草30g,仙鹤草30g,血余炭30g,棕榈炭15g。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