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疾病控制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卫生资格——085)
医学免疫
单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绪论 |
基本概念 |
(1)免疫、免疫学、免疫系统 |
熟悉 |
(2)免疫的功能 |
二、免疫分子 |
1.免疫球蛋白 |
(1)概念、结构与功能 |
了解 |
(2)血清分型 |
掌握 |
(3)特性、功能和抗体的制备 |
了解 |
2.补体系统 |
(1)组成 |
熟悉 |
(2)激活途径 |
了解 |
(3)激活的调节 |
了解 |
(4)补体生物学功能 |
熟悉 |
3.细胞因子 |
(1)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
熟悉 |
(2)受体 |
了解 |
4.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 体及其编码分子 |
(1)结构、分布及其多基因特性 |
熟悉 |
(2)多态性 |
了解 |
(3)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
了解 |
5.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
(1)CD 分子 |
了解 |
(2)粘附分子及其功能 |
三、免疫细胞 |
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细胞及其功能 |
(1)上皮细胞及其作用 |
了解 |
(2)吞噬细胞及其作用 |
(3)自然杀伤细胞及其作用 |
(4)抗原呈递 |
2.特异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与特异性细胞 免疫 |
(1)T 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
熟悉 |
(2)T 细胞亚群 |
(3)T 细胞功能 |
3.B 淋巴细胞与特异性 体液免疫 |
(1)B 细胞表面分子 |
熟悉 |
(2)B 细胞亚群 |
(3)B 细胞功能 |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 |
1.抗原 |
(1)免疫原性与特异性 |
了解 |
(2)抗原的分类 |
熟悉 |
(3)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
熟悉 |
2.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 的处理及提呈 |
(1)种类和特点 |
了解 |
(2)各种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
3.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 疫应答 |
(1)识别阶段 |
了解 |
(2)激活阶段 |
(3)效应阶段 |
|
4.B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 液免疫 |
(1)识别阶段 |
了解 |
(2)激活阶段 |
(3)效应阶段 |
(4)抗体的作用 |
5.免疫调节 |
(1)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调节 |
了解 |
(2)信号转导和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
(3)细胞和克隆水平的免疫调节 |
(4)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
6. 免疫耐受 |
(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
了解 |
(2)机制 |
五、临床免疫 |
1. 超敏反应 |
(1)Ⅰ型超敏反应 |
熟悉 |
(2)Ⅱ型超敏反应 |
(3)Ⅲ型超敏反应 |
(4)Ⅳ型超敏反应 |
2.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1)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掌握 |
(2)致病因素 |
3. 免疫缺陷病 |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掌握 |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
4. 免疫诊断 |
(1)抗原、抗体的检测 |
熟悉 |
(2)淋巴细胞的测定 |
熟悉 |
(3)免疫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
掌握 |
5. 免疫预防 |
(1)人工主动免疫 |
掌握 |
(2)人工被动免疫 |
(3)计划免疫 |
(4)疫苗的发展及应用 |
卫生统计学
单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绪言 |
1.卫生统计学的内容和定义;卫生统计学内容 和定义的含义 |
(1)健康统计 |
了解 |
(2)卫生服务统计 |
掌握 |
(3)常用的综合评价法 |
了解 |
2.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 |
(1)设计 |
熟悉 |
(2)收集资料 |
(3)整理资料 |
(4)分析资料:①统计描述 |
②统计推断 |
3.卫生统计学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
(1)总体与样本 |
熟悉 |
(2)资料和变量:①定量资料 |
②定性资料 |
(3)概率 |
4.学习卫生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 |
(1)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概念和方法 |
熟悉 |
|
|
(2)调查设计和试验设计 |
掌握 |
(3)健康评价方法 |
了解 |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 述 |
1.频数分布与频数分布 图 |
(1)频数表的编制 |
熟悉 |
(2)频数分布类型 |
(3)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
(4)等距分组 |
(5)不等距分组 |
2.集中趋势的描述 |
(1)算术均数 |
掌握 |
(2)几何均数 |
(3)中位数 |
3.离散程度的描述 |
(1)极差与四分位数间距 |
掌握 |
(2)方差与标准差 |
(3)变异系数 |
三、正态分布 |
1..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 征 |
(1)正态分布 |
了解 |
(2)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
(3)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
2.标准正态分布 |
(1)标准正态分布与标准化变换 |
掌握 |
(2)标准正态分布表 |
3.正态分布的应用 |
(1)估计频数分布 |
熟悉 |
(2)制定参考值范围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处理方法的基础 |
四、总体均数的估计和 假设检验 |
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
(1)抽样研究 |
熟悉 |
(2)统计推断 |
2.t 分布 |
(1)t 分布概念 |
掌握 |
(2)t 分布的图形和特征 |
3.总体均数的估计 |
(1)可信区间 |
掌握 |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 |
(3)均数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
4.假设检验的步骤 |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
了解 |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
熟悉 |
① 建立假设检验 |
熟悉 |
② 确定检验水准 |
熟悉 |
③ 选定检验方法 |
熟悉 |
④ 计算检验统计量 |
熟悉 |
⑤ 确定 P 值,作出推断结论 |
熟悉 |
5.t 检验和 Z 检验 |
(1)单样本 t 检验 |
掌握 |
(2)配对 t 检验 |
(3)两样本 t 检验:①总体方差相等 |
②总体方差不等 |
(4)单样本 Z 检验 |
(5)两样本 Z 检验 |
6.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 |
(1)Ⅰ型错误 |
了解 |
|
|
(2)Ⅱ型错误 |
|
7.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 题 |
(1)严密的研究设计 |
熟悉 |
(2)不同的变量或资料应选不同的检验方法 |
(3)正确理解显著性 |
(4)作出结论 |
8.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
(1)可信区间的假设检验问题 |
了解 |
① 单侧可信区间 |
② 双侧可信区间 |
了解 |
(2)了解可信区间可提供的信息 |
五、方差分析 |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
(1)总变异 |
熟悉 |
(2)组间变异 |
(3)组内变异 |
2.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 素方差分析 |
(1)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变异的分解 |
熟悉 |
(2)分析计算步骤 |
① 建立假设检验和确定检验水准 |
② 计算统计量 F 值 |
③ 确定 P 值,做出推断 |
3.掌握随机区组设计的 两因素方差分析 |
(1)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中变异的分解 |
熟悉 |
(2)分析计算步骤 |
① 建立假设检验和确定检验水准 |
② 计算统计量 F 值 |
③ 确定 P 值,做出推断 |
4.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
(1)检验某几个特定的总体均数 |
掌握 |
(2)检验全部 K 个总体均数 |
5.变量交换 |
(1)对数变换 |
熟悉 |
(2)平方根变换 |
(3)倒数变换 |
(4)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
六、分类资料的统计描 述 |
1.常用相对数 |
(1)率 |
熟悉 |
(2)构成比 |
(3)相对比 |
2.相对数应用 |
(1)相对数计算 |
熟悉 |
(2)分析 |
(3)构成比的动态分析 |
(4)观察单位 |
(5)相对数的可比性 |
(6)样本率的比较 |
3.标准化法 |
(1)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
了解 |
(2)标准比率的计算 |
熟悉 |
(3)标准化法使用注意事项 |
熟悉 |
4.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
(1)绝对增长量 |
了解 |
(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
|
|
(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
|
七、二项分布及 Poisson 分 布 |
1.二项分布的概念 |
(1)二项分布 |
了解 |
(2)二项分布的均数与方差 |
(3)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 |
(4)样本率分布 |
2.二项分布的应用 |
(1)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
熟悉 |
(2)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 |
(3)两样本率的比较 |
3.Poisson 分布概念 |
(1)Poisson 分布 |
了解 |
(2)Poisson 分布的均数与方差 |
掌握 |
(3)Poisson 分布的可加性 |
熟悉 |
(4)Poisson 分布的正态近似 |
了解 |
(5)二项分布的 Poisson 分布近似 |
了解 |
(6)服从 Poisson 分布的条件 |
熟悉 |
4.Poisson 分布的应用 |
(1)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
熟悉 |
(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
熟悉 |
(3)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
掌握 |
 |
十、回归与相关 |
1.直线回归 |
(1)直线回归的概念 |
熟悉 |
(2)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 |
(3)直线回归方程的图示 |
(4)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
(5)直线回归的区间估计 |
(6)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
2.直线相关 |
(1)直线相关的概念 |
熟悉 |
(2)相关系数的意义 |
(3)相关系数的计算 |
(4)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
3.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 别和联系 |
区别 |
熟悉 |
① 资料要求不同 |
② 应用情况不同 |
4.秩相关 |
(1)Spearman 等级相关 |
熟悉 |
(2)相同秩次较多时 Rs 的校正 |
十一、常用统计图表 |
1.常用统计表 |
列表的原则 |
掌握 |
2.常用统计图 |
(1)图的种类 |
了解 |
(2)制图的基本要求 |
(3)常用统计图的适用条件与要求 |
十二、实验设计 |
1.实验设计的特点和分 类 |
(1)研究目的 |
熟悉 |
(2)研究对象的分类 |
① 实验研究 |
② 临床试验 |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1)随机化原则 |
掌握 |
(2)对照原则 |
① 空白对照 |
② 安慰剂对照 |
③ 实验对照 |
④ 标准对照 |
⑤ 自身对照 |
(3)重复的原则 |
3.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和步骤 |
(1)建立研究假设 |
熟悉 |
(2)明确研究范围 |
(3)确立处理因素 |
(4)明确观察指标 |
(5)控制误差和偏差 |
4.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
(1)随机对照 |
掌握 |
(2)配对设计 |
(3)交叉设计 |
5.确定样本含量 |
(1)确定样本含量的意义 |
熟悉 |
(2)确定样本含量时应当具备的条件 |
|
|
(3)确定样本含量的应用范围 |
|
(4)常用的估计样本含量的方法 |
① 两样本均数比较 |
② 配对试验和交叉实验 |
③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
④ 两样本率比较 |
⑤ 配对分类资料 |
⑥ 总体均数样本含量 |
⑦ 估计总体率 |
(5)一致性检验 |
十三、调查设计 |
1.调查研究特点 |
调查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
了解 |
2.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 和内容 |
(1)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
掌握 |
(2)确定调查方法 |
(3)确定样本含量 |
(4)确定观察指标 |
(5)调查表和问卷的设计 |
(6)确定调查方法 |
(7)调查的组织计划 |
3.常用的抽样方法 |
(1)单纯随机抽样 |
掌握 |
(2)系统抽样 |
(3)整群抽样 |
(4)分层抽样 |
4.调查设计样本量的估计 |
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量估计 |
熟悉 |
十四、人口统计 |
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 标 |
(1)统计资料的来源 |
熟悉 |
(2)人口数与人口构成 |
熟悉 |
(3)生育与计划生育统计 |
了解 |
(4)人口死亡统计 |
了解 |
2.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
(1)疾病统计意义 |
了解 |
(2)资料来源 |
了解 |
(3)死因分类 |
了解 |
(4)常用疾病统计指标 |
熟悉 |
十五、寿命 表 |
1.寿命表的概念 |
(1)现时寿命表 |
掌握 |
(2)定群寿命表 |
2.寿命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熟悉 |
3.简略寿命表 |
(1)年龄分组 |
了解 |
(2)死亡概率 |
(3)年龄组死亡率 |
(4)尚存人数 |
(5)生存人年数 |
(6)生存总人年数 |
(7)平均预期寿命 |
|
4.寿命表的分析与应用 |
(1)寿命表指标的分析 |
熟悉 |
(2)寿命表的应用 |
卫生法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卫生法学 |
1.卫生法概述 |
(1)卫生法学和卫生法的概念 |
掌握 |
(1)卫生法的主要特征 |
掌握 |
(3)卫生法律关系 |
熟悉 |
(4)卫生法律关系的要素 |
熟悉 |
(5)卫生法的渊源 |
熟悉 |
(6)卫生行政执法 |
掌握 |
二、传染病防治法律制 度 |
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
|
掌握 |
2.《传染病防治法》简 介 |
(1)总则 |
掌握 |
(2)传染病预防 |
熟悉 |
(3)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
掌握 |
(4)疫情控制 |
掌握 |
(5)医疗救治 |
熟悉 |
(6)监督管理 |
熟悉 |
(7)保障措施 |
熟悉 |
(8)法律责任 |
掌握 |
三、职业病防治法律制 度 |
1.概述 |
(1)行政法规 |
了解 |
(2)行政规章 |
了解 |
2.《职业病防治法》简介 |
总则 |
熟悉 |
四、食品卫生管理法律 制度 |
1.概述 |
|
熟悉 |
2.食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制度 |
|
熟悉 |
3.食品卫生许可的法律规定 |
|
了解 |
五、其他公共卫生法律 制度 |
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 例》简介 |
|
熟悉 |
2.学校卫生工作的法律规定 |
|
熟悉 |
3.公共场所卫生的法律规定 |
|
熟悉 |
4.化妆品卫生监督法律规定 |
|
熟悉 |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理法 律制度 |
1.总则 |
|
掌握 |
2.预防与应急准备 |
|
熟悉 |
3.报告与信息发布 |
|
掌握 |
4.应急处理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熟悉 |
5.法律责任 |
|
掌握 |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
1.总则 |
(1)编制目的 |
了解 |
(2)编制依据 |
熟悉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
掌握 |
(4)适用范围 |
了解 |
(5)工作原则 |
了解 |
2.附则 |
名词解释 |
掌握 |
卫生经济
单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绪论 |
1.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
熟悉 |
2.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
|
了解 |
二、卫生服务需要、需 求 |
1.卫生服务的需求与需 要概念 |
(1)需求和需要的概念 |
掌握 |
(2)影响需求的因素 |
掌握 |
(3)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
掌握 |
2.卫生服务的弹性 |
(1)弹性的概念 |
掌握 |
(2)卫生需求价格弹性 |
(3)弹性的分类及应用 |
三、卫生服务的供给 |
1.卫生服务的供给的概念和特点 |
(1)卫生服务供给的概念 |
掌握 |
(2)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
2.卫生服务研究 |
(1)概述 |
掌握 |
(2)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
(3)卫生服务研究方法 |
(4)医疗需要量 |
(5)卫生服务资源 |
(6)卫生服务利用 |
四、市场机制与政府的 作用 |
1.市场与市场机制 |
(1)市场的概念 |
掌握 |
(2)市场机制的概念 |
(3)市场分类 |
2.市场供需均衡 |
|
掌握 |
3.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掌握 |
五、卫生经济分析与评 价方法 |
1.基本概念 |
(1)成本的概念 |
熟悉 |
(2)效果的几个基本概念 |
2.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 的基本步骤 |
(1)明确目的与价值观 |
掌握 |
(2)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 |
(3)成本的计量与估算 |
(4)卫生计划方案产出的测量 |
(5)贴现 |
(6)指标的计算和敏感性分析 |
(7)分析与评估 |
3.基本方法 |
(1)成本效果分析 |
掌握 |
|
|
(2)成本效益分析 |
|
(3)成本效用分析 |
医学伦理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医学伦理道 德 |
1.医患关系 |
|
了解 |
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 道德 |
|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 价和监督 |
|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