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多发性骨盆骨折并休克的护理体会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车祸骨盆疼痛,活动受限3天急诊入院。查体:T36.3℃,P118/min,R21次/min,BP70.5/51.8mmHg,患者神志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骨折挤压征阳性,双下肢活动障碍。X线摄片示:骨盆多发性骨折。入院后立即开通两条静脉通道输入液体及B型血1000ml,止痛、止血等治疗措施,病情逐渐好转,血压回升至90/67.5mmHg.入院后7h,患者又出现神志淡漠,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1.4mm‘对光反射迟钝。继续加快输液、输血,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山莨菪碱(654-2)、多巴胺、低分子右旋糖酐,高流量供氧(4L/min),20min后病情绶解,血压回升至67.5~97.5/45~60mmHg,病情稳定。住院69天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正确搬运本组骨盆损伤为强大暴力所致,并发出血性体克。搬运时将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连同硬板床一起搬运进病房。既减少搬动次数,又不加重出血性休克。

  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本病例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每30min测血压、呼吸、尿量、四肢温度、血氧饱和度1次,以了解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高流量吸氧,防止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本病例伤后出现2次休克,第1次为创伤性休克,由骨折疼痛引起。给予止痛、止血、输液即纠正;第2次为出血性休克,系患者年龄大,出血量多,血容量不足所致。在补液2000ml、全血1000ml后仍再次出现休克,为此,应用血管扩张药物654-2、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等药物纠正了休克。

  2.3预防并发症

  2.3.1防止肺部感染除用抗生素外,还指导患者作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咳嗽,给予拍背、雾化吸入和抗菌化痰药物,在住院过程中未发生肺部感染。

  2.3.2预防褥疮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感觉障碍,排泄功能失常,常因疼痛或被动体位而不配合翻身。患者入院后即使用褥疮气垫,定时翻身,卧床69天未发生褥疮。

  2.3.3防止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定时为患者作健肢伸曲动作,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定时按摩患肢,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本病例在入院46天时,鼓励适当下床活动,出院时未出现血栓及肢体肌肉萎缩。

  2.4加强心理护理本病例年老体弱,应激能力较差,意外的创伤使患者不能承受痛苦,加上活动范围受限,心理极复杂,常表现为恐惧、失望等。因此,护理人员以同情、体贴的言行,诚恳的态度给以温暖和安慰,消除其恐惧感,使其主动配合治疗,痊愈出院。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