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7.33kPa(55mmHg),或氧饱和度<88%,或氧分压为7.33~9.33kPa(55~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症状而不会明显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的同时,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
1.氧疗的健康宣教
1.1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
1.2安全指导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1.3给氧的目的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1.4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些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2.1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易造成皮肤不适。
2.2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这种给氧导管弥补了上述缺点,它利用软塑料卡住鼻翼,使导管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效果。
2.3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有研究表明:使用以上三种给氧方式后病人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差别无显著性。
2.4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
3.1原理使氧气湿化瓶内的管子鼓出的大水泡变成多个小水泡,而且开口对准瓶壁,使小水泡撞击瓶壁的力量明显减小,最终消除噪音。
3.2方法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出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毒后备用。用长3cm的压脉带将开塞露囊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下端连接在一起,其余按吸氧操作常规进行。
3.3李敏等人对氧气湿化瓶的改进取5.5cm长截面直径为4cm的圆柱形海绵柱,其中央为长3.5cm,截面直径为1.5cm的空心,将其放入湿化瓶内使海绵柱的空心套在湿化瓶内的长管上。海绵每周清洗消毒1次,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5min,再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备用。氧气湿化瓶改进后不同流量吸氧时噪音均降低。这样可以消除吸氧带来的噪音,保证长期氧疗患者夜间休息。
4.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4.1刁尚芝等人研究了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使其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湿化后痰液排出明显加快。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4.2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使氧气通过后达到加温、湿化的效果,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的氧气吸入。
5.病人不遵守氧疗医嘱原因:在长期的氧疗护理中发现,对氧疗知识缺乏的患者不遵守医嘱的具体原因有:舒适的改变、不愿长时间受约束、对吸氧产生恐惧心理、经济原因、认为吸氧作用不大、在吸氧流速上与邻近病员攀比,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勤巡视病房,多观察,使氧疗顺利进行。
6.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6.1病员情况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精神和神志的变化、发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6.2氧气装置情况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出院指导
7.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为年老体弱者,护士要嘱咐患者平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7.2务必戒烟戒烟能明显降低吸烟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
7.3适当地练习呼吸体操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呼吸体操的锻炼,增加肺功能的耐受性。
8.定期家庭访视
指导氧疗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装置,说明长期吸氧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氧的依从性。指导氧疗装置的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医疗条件嘱咐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征,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在欧美等国家,有指定的氧疗机构,对氧疗的患者开氧疗处方,氧疗过程中有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同时重视医务人员的教育,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调整吸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判断氧疗的效果,并将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成为长期氧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向广大作者征稿,均有ISSN/CN,科技部《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统计源核心期刊投稿地址及要求均不变(未迁址),请打印可附软盘,一周内决定录用与否并寄出通知。刊登周期改为30个工作日,送作者样刊2册,及论文证书。另,本刊诚聘编委,应聘者请挂号寄打印简历及学历复印件。为表彰作者对本刊的支持,近期评选各期优秀论文,召开全国优秀论文作者、特邀编委及护理临床学术会议,如有参加者,请直接与本编辑部联系报名并索取正式通知。(最近,发现有人以“某护理学会”及本社名义征稿及拟举办全国护理会议,与本社无关,请广大作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