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各种急性中毒。如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可使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平时需要认识和鉴别各类中毒特征,并熟练掌握对症处理的一些本领,一旦事故发生才能有效施救。
基本知识
毒物通过人体皮肤粘膜、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和器官病变,称为中毒,见图7-1.引起中毒的物质称为毒物。急性中毒系指毒物毒性剧烈、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从而迅速引起机体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
一、中毒症状
由于毒物种类繁多,进入体内的途径、时间、数量不同,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1、神经系统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抑昏睡、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瞳孔大小变化等。
2、消化系统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胃肠穿孔或肝脏损害。
3、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当毒物抑制呼吸中枢时可引起呼吸麻痹。
4、循环系统许多毒物会影响血压、血管紧张度,常引起休克。
5、泌尿系统急性中毒最多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6、血液系统常表现为红细胞破坏、出血、贫血、黄疸等。
7、皮肤粘膜因急性中毒引起缺氧而出现紫绀,皮肤粘膜受损而出现腐蚀性损伤等。
二、中毒判断
现场判断急性中毒,主要依靠病史和中毒症状作综合分析,有条件时,可借助于实验室化验。
1、病史
主要调查病人有无毒物的接触史。如有无服毒的可能性,要了解病人目前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经常用药的种类;家中药物有无缺少等。具体地说,当怀疑煤气中毒时,在进入现场时是否闻到煤气味道,煤气管道是否脱落;当怀疑食物中毒时,检查同桌进餐者是否有;症状,必要时可将食物送防疫站化验。
2、症状
凡急性中毒病人,往往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情紧急,而且多数病人都表现为机体多系统异常,因此要在现场及时做出中毒判断有一定困难。在一般情况下,对突然出现面色青紫、呕吐、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而原因不明者,都应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性。
三、现场急救
发现中毒事故,如能在送往医院以前,先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可以降低中毒导致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1、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对污染人体皮肤、粘膜不久,尚未吸收的毒物,可采用以下方法将毒物排出体外。
(1)经呼吸道吸入的毒物尽快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静卧于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松开衣领、腰带,并注意保暖;迅速吸氧。
(2)污染皮肤粘膜的毒物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进行彻底冲洗,愈快愈好;一般毒物可用清水冲洗,然后再据毒物不同特性用不同清洗液清洗;清洗液量要大,微温,冲洗应彻底。
(3)经消化道吸入的毒物
1)催吐:用手指、羽毛、棉棒等刺激咽壁;口服肥皂水、硫酸铜、吐根糖浆等。
2)洗冒:常用清水、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溶液(1:5000);对不合作的病人可用胃管插入病人胃内洗胃;对腐蚀性毒物可口服蛋白液、牛奶或豆浆等保护胃粘膜。
3)导泻:常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40g,溶于200mL水中,一次服下;或服用中药厚朴10g、大黄6g,用水100mL煎至60mL,顿服。
4)高位灌肠:常用1%微温肥皂水高位连续灌洗,一般用量约5000mL,适用于口服毒物6小时以上而导泻未发生作用者,常用于抑制肠蠕动的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吗啡、颠茄等中毒。
2、排除已吸收的毒物常用方法有吸氧、输液(一般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利尿(可口服利尿剂或肌注速尿)、改变尿液酸碱度和透析疗法等。
3、解毒疗法
(1)络合毒物排出体外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络合铁、铊等金属离子,经肾脏排出。
(2)拮抗(对抗)毒物毒性如阿托品、颠茄中毒,可用毛果云香碱解毒。
(3)变毒物为无毒物质如氰化物、杏仁中毒可用硫代硫酸钠解毒。
(4)促进生理机能恢复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解磷啶或氯磷啶使胆碱酯酶活性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