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 ARDS一经出现即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对重症创伤、严重感染等病人应积极预防其发生,在治疗中除积极对原发疾病积极抢救和治疗外,要控制液体输入速度,避免高浓度氧气的长期吸入。同时大量库存血液的输入可能诱发DIC发生,后者有时引起ARDS,故不宜多输。
危重病人加强肺部护理,及时翻身、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已出现的肺部感染,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人是否出现呼吸困难。
2.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ARDS发生的病理基础是肺泡内及间质水肿造成低氧血症继之发生酸中毒,故护理治疗中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才能有效消除肺泡萎陷、肺泡及间质水肿,增加氧交换,改善动脉内氧分压及酸中毒,治疗护理中采取这些措施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3.维持有效循环 防止液体过量及肺水肿发生,对输液总量进行控制,以晶体为主,辅以胶体,适当补充蛋白及血浆,液体入量偏多时,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排出更多水分。治疗中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4.抗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及肺部感染不但会诱发ARDS,而且会使已发生的ARDS病情加重。故不论治疗原发疾病或治疗ARDS抗感染措施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
5.营养治疗 ARDS发生后病情严重,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补充足够热量、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等,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