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手术室护理 > 正文

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搬运 术后依据手术大小、麻醉方式,以及具体情况,决定患者去向,不论回病房或是去ICU均需移出手术室。搬运动作要轻、要稳,避免引起血压的突变、伤口疼痛、手术部位出血、输液管及引流管脱落等。

  2.卧位 术后卧位决定于麻醉种类、手术部位及全身状况。

  (1)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至清醒或侧卧至清醒;

  (2)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

  (3)硬膜外麻醉后平卧,不必去枕;

  (4)麻醉恢复之后如患者休克取平卧或中凹位;

  (5)如血压平稳,颈、胸、腹部手术取半卧位,其作用是利于引流、利于呼吸、利于循环、减低腹壁张力;  

  (6)颅脑手术头高斜坡卧位;

  (7)骨科术后卧硬板床。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生命体征的观测。对危重患者每15~30分钟测1次T、BP、P、R及神志、瞳孔并详细记录。稳定后间隔时间可延长,一般术后患者每4小时1次。术后短时间内可有不超过38℃的手术热,这是由于手术破坏组织及渗血渗液的吸收所致,2~3日即可恢复,如发热不退或退后又烧常发生了感染。血压变化可因体液不足或者心功障碍,也可能是由内出血所致。

  2.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量和性质。

  3.观察有无并发症。

  (三)饮食与输液

  1.非消化道手术,局麻和小手术饮食不限;腰麻术后无恶心呕吐4~6小时可饮水或进少量流食;全麻清醒后元恶心呕吐4~6小时少量饮水,次日进食。

  2.消化道手术。术后2~3日内禁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之后可进少量流食,之后根据情况改变。

  3.术后禁饮食或饮食不足的应补液维持人体的需要,对长期禁食或无法进食的需要采用营养疗法。

  (四)术后活动与起床

  术后无禁忌应尽早活动,早期活动的作用是有利于呼吸,减少肺部并发症;有益于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和肠粘连发生;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避免尿潴留。活动的强度及范围由患者情况而定,一般术后当日床上活动,深呼吸,翻身及肢体活动,次日可坐起或下床,但第一天下床活动要少,并防止外伤。但对一些极度虚弱、病情危重及某些手术后禁忌的,如血管重建手术、疝手术等不应早期活动。

  (五)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持无菌及注意拔管指征。

  (六)其他

  做好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