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妇产科护理的发展概况

  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的需求越来迫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对孕产妇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妇女提供护理咨询服务,使孕产妇安全渡过妊娠期,使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保障了母婴健康,降低了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

  产前诊断的开展,为提高围产儿的保健水平提供了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也拓展了护士的知识面,为优生优育提供了更科学更客观的依据。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相适应,在宣传计划生育,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中护士做了大量的工作。

  母乳喂养是我国的优良传统,60年代开始受世界潮流的影响,我国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WHO为促进我国母乳喂养,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母乳喂养研讨会,介绍了国外母乳喂养情况和科技动态。为使我国2000年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5%,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将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纳入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日程和各级医院的重要工作。以WHO和世界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为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母乳喂养深入人心,改革了不合理的产婴制度,产妇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母婴健康教育的开展,卫生知识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普及,使每个孕产妇都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护士在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工作中成为中坚力量。母婴同室将医生护士的工作直接置于产妇及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了产科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了人口素质。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电视腹胎镜和显微外科手术应用于不孕症,输卵管吻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妇科手术方式和器械的改进,对妇女因手术造成的损害大大减少。向病人宣教医学知识,检验的正常值及意义,饮食及生活注意事项,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

  70年代由英国学者成功的开展了“试管婴儿”科研,导致了一系列助育技术产生,(称“助育疗法”简称ART)。8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试管婴儿”的研究工作,迄今已有多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助育疗法的应用,拓宽了护理的知识领域,助育疗法中所涉及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不言而喻护士在这个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照射中最佳护眼材料的选择以及无痛分娩等均列入专科护理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我国政府批准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这一具有指导性文件中,提出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降低50%以上,使母乳喂养率达到80%以上,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大于80%,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新法接生率达到95%以上,相信护理工作者在实施和达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