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 1.解剖基本术语 | (1)矢状面 (2)冠状面 (3)水平面 (4)胸部标志线 ①前正中线 ②胸骨线 ③锁骨中线 (5)腹部分区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二、骨骼系统 | 1.骨 | (1)骨的组成 (2)分类 |
掌握 掌握 |
2.躯干骨 | (1)椎骨的组成 (2)形态特点 |
掌握 章握 | |
3.胸骨 | (1)位置 (2)形态特点 |
掌握 掌握 | |
4.肋及肋软骨 | (1)组成 (2)位置 (3)形态特点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脑颅骨 | (1)组成 (2)位置 (3)形态特点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上肢骨及下肢骨 | (1)组成 (2)位置 (3)形态特点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消化系统 | (一)消化管 | ||
1.消化系统 |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 掌握 | |
2.食管 | (1)食管的位置 (2)食管的分部 (3)食管的结构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胃 | (1)胃的位置 (2)胃的形态与构造 |
掌握 掌握 | |
4.十二指肠 | (1)位置 (2)分部 |
掌握 掌握 | |
5.阑尾 | (1)位置 (2)形态 (3)长度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消化腺 | |||
1.旰 | (1)位置 (2)长度,宽度,厚度 (3)形态 (4)重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2.胆囊 | (1)位置 (2)形态 |
掌握 掌握 | |
3.胰 | (1)位置 (2)形态 (3)长度,宽度,厚度 (4)重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呼吸系统 | 1.肺 | (1)位置和形态 (2)肺的血管 |
掌握 掌握 |
2.胸膜 | (1)胸腔 (2)胸膜腔 |
掌握 掌握 | |
五、泌尿系统 | 1.肾 | (1)形态 (2)构造 (3)位置 (4)吡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膀胱 | (1)位置 (2)形态 (3)分部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女性生殖系统 | 1.子宫 | (1)形态 (2)分部 (3)子宫壁的构成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卵巢 | (1)位置 | 掌握 | |
3.乳腺 | (1)形态 (2)结构 |
掌握 掌握 | |
七、男性生殖系统 | 1.睾丸 | (1)位置 (2)形态 (3)重量 (4)结构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八、心血管系统 | 1.心脏 | (1)位置与外形 (2)重量 (3)心腔 (4)心壁结构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血管 | (1)肺动脉 (2)主动脉 (3)肺静脉 (4)肝门静脉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九、神经系统 | 1.脊髓 | (1)脊髓的外形 (2)脊髓的内部结构 |
掌握 掌握 |
2.大脑 | (1)大脑皮质 (2)皮质厚度 (3)海马结构 |
掌握 掌握 了解 | |
十、内分泌系统 | 1.垂体 | 位置与形态 | 了解 |
2.甲状腺 | 位置与形态 | 掌握 | |
3.甲状旁腺 | 位置与形态 | 掌握 | |
4.肾上腺 | 位置与形态 | 了解 | |
十一、淋巴系统 | 1.脾 | 位置与形态 | 掌握 |
2.胸腺 | (1)位置与形态 (2)重量 |
掌握 掌握 | |
3.淋巴结 | (1)锁骨下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 (3)肠系膜淋巴结 |
了解 了解 了解 |
组织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细胞 | 细胞 |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掌握 |
二、上皮组织 | 1.上皮分类 | (1)覆盖上皮 (2)腺上皮 (3)特殊上皮 |
掌握 |
2.覆盖上皮 | (1)单层上皮 (2)复层上皮 |
掌握 | |
3.上皮特殊结构 | (1)游离面 (2)侧面 (3)基底面 |
掌握 | |
三、结缔组织 | 1.固有结缔组织 | (1)疏松结缔组织 (2)脂肪组织 (3)致密结缔组织 (4)网状组织 |
掌握 |
2.软骨组织 | (1)软骨组织 (2)软骨组织结构 |
掌握 | |
3.骨组织 | (1)骨组织结构 (2)长骨的结构 |
掌握 | |
4.血液 |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4)血浆 |
掌握 | |
四、肌组织 | 1.骨骼肌 | (1)骨骼肌显微结构 (2)骨骼肌超微结构 |
掌握 |
2.心肌 | (1)心肌纤维显微结构 (2)心肌纤维超微结构 |
掌握 | |
3.平滑肌 | (1)平滑肌纤维显微结构 (2)平滑肌纤维超微结构 |
掌握 | |
五、神经组织 | 1.神经细胞 | (1)神经细胞显微结构 (2)神经细胞超微结构 |
掌握 |
2.神经胶质细胞 | (1)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 (2)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 |
掌握 | |
六、消化系统 | (一)消化管 | ||
1.食管 | (1)粘膜 (2)粘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2.胃 | (1)粘膜 ①上皮 ②固有层(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 ③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肠 | (1)小肠 ①粘膜 ②粘膜下层 ③肌层 ④外膜 (2)大肠 ①粘膜(大肠腺) ②粘膜下层 ③肌层 ④外膜 (3)阑尾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消化腺 | |||
1.胰腺 | (1)外分泌部 ①腺泡 ②导管 ③胰液 (2)内分泌部(胰岛) ①A细胞 ②B细胞 ③D细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2.肝 | (1)概述 (2)肝小叶 ①肝细胞 ②肝血窦 ③窦周隙 ④胆小管 (3)门管区(汇管区)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胆囊与胆管 | (1)胆囊 (2)胆管 |
掌握 掌握 | |
七、呼吸系统 | 1.气管 | (1)粘膜 ①纤毛细胞 ②杯状细胞 ③刷细胞 ④小颗粒细胞 ⑤基细胞 (2)粘膜下层 (3)外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
2.肺 | (1)概述 (2)肺导气部 ①叶至小支气管 ②细支气管 ③终末细支气管 (3)肺呼吸部 ①呼吸性细支气管 ②肺泡管 ③肺泡囊 ④肺泡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八、泌尿系统 | 1.肾 | (1)肾单位 ①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 ②肾小管 (2)集合管 (3)肾间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排尿器官 | (1)输尿管 (2)膀胱 |
了解 掌握 | |
九、女性生殖系统 | 1.输卵管 | (1)壶腹部 (2)分泌细胞 (3)纤毛细胞 |
掌握 了解 了解 |
2.子宫(底部和体部) | (1)内膜 (2)肌层 |
掌握 掌握 | |
3.子宫颈 | 一般结构 | 掌握 | |
4.乳腺 | (1)小叶结构 (2)导管 |
掌握 掌握 | |
十、循环系统 | 1.心脏 | 心壁的结构 (1)心内膜 (2)心肌膜 (3)心外膜 (4)心瓣膜 |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
2.动脉 | (1)大动脉 ①内膜 ②中膜 ③外膜 (2)中动脉 ①内膜 ②中膜 ③外膜 (3)小动脉 (4)微动脉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毛细血管 | 一般结构 | 掌握 | |
4.静脉 | (1)微静脉 (2)小静脉 (3)中静脉 (4)大静脉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5.淋巴管 |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导管 |
掌握 掌握 了解 | |
十一、免疫系统 | 1.免疫细胞 | (1)淋巴细胞 ①T细胞(Tc.Th.Ts三个亚群) ②B细胞 ③NK细胞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2.淋巴器官 | (1)胸腺 ①皮质 ②髓质(胸腺小体) (2)淋巴结 ①皮质 ②髓质 (3)脾 ①被膜与小梁 ②白髓 ③红髓 (4)扁桃体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细胞、组织的损伤和适应 | 1.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 | (1)概念 (2)水样变性 ①概念 ②原因 ③病变特点 (3)脂肪沉积或脂肪变性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4)玻璃(透明)样变性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5)纤维素样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6)粘液变性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7)淀粉样变性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8)细胞内糖元沉积 ①病变特点 (9)病理性色素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10)病理性钙化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细胞死亡 | (1)坏死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③类型 (2)凋亡 ①概念 ②病变特点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适应性反应 | (1)肥大 ①概念 ②分类 (2)增生 ①概念 ②分类 (3)萎缩 ①概念 ②分类 (4)化生 ①概念 ②分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损伤的修复 | 1.再生 | (1)再生 ①概念 ②分类 (2)增生 ①概念 ②分类 (3)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①不稳定细胞 ②稳定细胞 ③永久细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肉芽组织 | (1)概念 (2)病变特点 (3)病理学意义 ①积极作用 ②瘢痕的危害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创伤愈合 | (1)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①急性炎症 ②创口收缩 ③细胞增生和瘢痕形成 (2)类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③痂下愈合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1.充血 | (1)动脉性充血 ①概念 ②原因 ③病变及后果 (2)静脉性充血 ①概念 ②病因 ③病理变化 ④影响与后果 |
掌握 熟练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 |
2.血栓形成 | (1)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 (2)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理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②血流缓慢或产生涡流型 ③血液韵高凝状态(血液凝固性增加) (3)血栓形成过程及类型 (4)血栓的结局 ①机化 ②钙化 (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 ②不利方面 |
掌握 掌握 熟练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栓塞 | (1)栓塞及栓子的概念 (2)栓子的运行途径 (3)栓塞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①血栓栓塞 ②脂肪栓塞 ③气体栓塞 ④羊水栓塞 |
掌握 熟练 掌握 掌握 熟练 熟练 | |
4.梗死 | (1)梗死的概念 (2)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①梗死的原因 ②梗死的条件 (3)梗死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4)梗死对重要器官的影响及结局 |
掌握 熟练 熟练 掌握 熟练 | |
5.出血 | (1)类型和原因 ①破裂性出血 ②漏出性出血 ③影响与后果 (2)病理变化 (3)后果 |
熟练 熟练 掌握 熟练 熟练 | |
四、炎症 | 1.炎症的原因 | (1)生物性因素 (2)免疫反应性因素 (3)理化性因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 | (1)变质 ①形态变化 ②代谢变化 ③炎症介质的形成与释放 (2)渗出 ①炎性充血 ②渗出 ③增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炎症的分类及其病变特点 | (1)按病程分类 ①急性炎症 ②慢性炎症 ③亚急性炎症 (2)按局部基本病变分类 ①变质性炎症 ②渗出性炎症 ③增生性炎症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炎症的结局 | (1)痊愈 (2)迁延不愈 ①局部蔓延 ②淋巴道扩散 ③血道扩散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五、肿瘤 | 1.肿瘤的概念 | 熟练掌握 | |
2.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 (1)肿瘤的一般形态 ①形态 ②大小 ③颜色 ④硬度 ⑤数目 (2)肿瘤的组织结构 ①肿瘤的实质 ②肿瘤的间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肿瘤的异型性 | (1)肿瘤的异型性 ①细胞的异型性 ②核的异型性 ③胞浆的改变 (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 |
4.肿瘤的生长方式 | (1)肿瘤的生长速度 (2)肿瘤的生长方式 ①膨胀性生长 ②浸润性生长 ③外生性生长 (3)肿瘤的扩散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转移 ③血道转移 ④种植 (4)肿瘤扩散的机制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5.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 熟练掌握 | ||
6.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 (1)肿瘤的命名原则 ①良性肿瘤的命名 ②恶性肿瘤的命名 (2)肿瘤的分类 ①上皮组织 ②间组织 ③神经组织 ④其它组织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7.肿瘤的病因和机理 | (1)肿瘤的病因 ①化学致癌 ②物理致癌 ③生物致癌 ④遗传因素 ⑤种族因素 ⑥激素因素 ⑦免疫因素 (2)肿瘤的发病机理 ①肿瘤的多步骤发展 ②肿瘤发病的分子基础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8.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 (1)细胞学检查 (2)活体组织检查 (3)免疫组织化学 (4)电镜检查 |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 |
六、呼吸系统疾病 | 1.慢性支气管炎 |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 (3)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 |
3.大叶性肺炎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结局及并发症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4.小叶性肺炎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结局及并发症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5.矽肺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 |
6.鼻咽部恶性上皮肿瘤 | (1)病因 (2)病理变化 |
了解 掌握 | |
7.肺癌 | (1)病因 (2)病理变化 (3)临床病理联系 |
了解 掌握 掌握 | |
七、消化系统疾病 | 1.慢性胃炎 | (1)慢性表浅性胃炎 ①肉眼所见 ②镜下所见 (2)慢性萎缩性胃炎 ①病因和发病机制 ②病理变化 ③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
2.溃疡病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变化 (3)临床病理联系 (4)结局与并发症 |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 |
3.阑尾炎 | (1)急性阑尾炎 ①病因 ②分型 ③临床病理联系 ④结局与并发症 (2)慢性阑尾炎 ①病因和发病机制 ②病理变化 |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肝硬变 | (1)门脉性肝硬变 ①病因和发病机制 ②病理变化 ③临床病理联系 ④结局 (2)坏死后性肝硬变 ①病因 ②病理变化 ③结局 (3)胆汁性肝硬变 ①病因 ②病理变化 ③结局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食管癌 | (1)病因 ①饮食 ②亚硝胺、霉菌、微量元素 ③遗传因素 (2)病理变化 ①早期癌 ②中晚期癌 (3)扩散途径 ①直接浸润 ②淋巴道转移 ③血道转移 (4)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胃癌 | (1)病因 ①亚硝胺 ②甲基胆蒽 ③黄曲霉毒素 (2)病理变化 ①好发部位 ②早期胃癌分型 ③晚期胃癌分型 (3)扩散途径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转移 ③血道转移 ④种植性转移 (4)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
7.原发性肝癌 | (1)病因 ①肝硬变 ②病毒性肝炎 ③寄生虫 ④化学因素 (2)病理变化 ①肉眼分型 ②组织学分型 (3)扩散途径 ①肝内蔓延和转移 ②肝外转移 (4)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八、女性生殖系统部分肿瘤 | 1.子宫颈癌 | (1)病因 ①早婚、早孕、多产 ②子宫糜烂 ③HPV感染 (2)病理变化肉眼观 ①糜烂型 ②外生菜花型 ③内生浸润型 ④溃疡型 组织学类型 ①鳞状细胞癌 ②腺癌 (3)扩散途径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转移 ③血道转移 (4)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乳腺癌 | (1)病因 ①激素分泌紊乱 ②家族遗传倾向 ③环境 ④乳腺病毒 (2)病理组织学类型 ①导管原位癌 ②小叶原位癌 ③浸润性导管癌 ④浸润性小叶癌 ⑤Paget病 (3)扩散途径 ①直接蔓延 ②淋巴道扩散 ③血道转移 (4)激素受体 (5)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九、泌尿系统疾病 | 1.肾小球肾炎 |
(1)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
2.肾盂肾炎 | (1)病因及发病机制 ①病因 ②发病机制 (2)急性肾盂肾炎 ①大体 ②光镜改变 ③合并症 (3)慢性肾盂肾炎 ①大体 ②光镜改变 ③合并症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
医学伦理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医学伦理道德 | 1.医患关系 | 了解 | |
2.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 |||
3.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
病原生物学
相关专业知识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1.细菌大小与形态 | ⑴细菌的大小 ⑵细菌的形态 ①球菌 ②杆菌 ③螺形菌 |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细菌的结构 | ⑴细菌的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核质 ⑵细菌的特殊结构 ①荚膜 ②鞭毛 ③菌毛 ④芽孢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细菌形态检查法 | ⑴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⑵染色标本检查法 ①单染发 ②复染法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二、细菌的生理 | 1.细菌的生长繁殖 | ⑴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 ①细菌的化学组成 ②细菌的物理性状 ⑵细菌的营养物质 ①水分 ②碳源 ③氮源 ④无机盐类 ⑤生长因子 ⑶细菌的生长繁殖 ①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②细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
2.细菌的人工培养 | ⑴培养基 ①基础培养基 ②营养培养基 ③选择培养基 ④鉴别培养基 ⑤厌氧培养基 ⑵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①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②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③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⑶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①在医学中的应用 ②其它方面的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 ⑴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 ①细菌对糖和蛋白质的分解 ②细菌的生花反应 ⑵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 ①毒素和侵袭性酶类 ②热原质 ③抗生素 ④维生素 ⑤色素 ⑥细菌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 掌握 | ||
三、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 1.细菌的分布 | ⑴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⑵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⑶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①正常菌群 ②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③条件致病菌 ④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消毒与灭菌 | ⑴物理消毒灭菌法 ①热力灭菌法 ②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灭菌法 ③滤过除菌法 ④超声波 ⑵化学消毒灭菌法 ①消毒剂 ②防腐剂 ③化学疗剂 |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 |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1.细菌的变异现象 | ⑴形态与结构变异 ⑵菌落变异 ⑶毒力变异 ⑷耐药性变异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⑴细菌染色体 ⑵质粒 ①质粒的基本特征 ②医学上重要的质粒 ⑶转位因子 ⑷噬菌体 ①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②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 | ⑴基因突变 ⑵基因转移与重组 ①转化 ②接合 ③转导 ④溶原性转换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 ⑴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中的应用 ①病原学诊断 ②临床治疗 ③传染病预防 ⑵在检测致癌物质方面的应用 ⑶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五、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 1.细菌的致病性 | ⑴细菌的毒力 ①侵袭力 ②毒素 ⑵细菌的侵入数量与门户 |
了解 了解 掌握 |
2.机体抗菌免疫 | ⑴非特异性免疫 ①屏障结构 ②吞噬细胞 ③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⑵特异性免疫 ①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抗感染免疫特点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 ⑴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 ⑵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 ⑶感染类型 ①不感染 ②隐性感染 ③潜伏感染 ④显性感染 ⑤带菌感染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⑴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⑵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①基本结构 ②辅助结构 |
掌握 掌握 了解 |
2.病毒的增殖 | ⑴病毒的增殖周期 ①吸附 ②穿入 ③脱壳 ④生物合成 ⑤组装与释放 ⑵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①病毒的异常增殖 ②病毒的干扰现象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 ⑴物理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①温度 ②辐射 ⑵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①脂溶剂 ②消毒剂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4.病毒的变异 | ⑴基因突变 ⑵基因重组 |
了解 了解 | |
5.病毒分类 | ⑴病毒的分类方法 ①据生物学性状分类 ②临床分类法 ⑵亚病毒 ①类病毒 ②朊粒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七、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1.病毒的感染方式 | ⑴水平传播 ①通过粘膜表面的传播 ②通过皮肤传播 ③医源性传播 ⑵垂直传播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2.病毒的致病机制 | ⑴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①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 ②形成包涵体 ③细胞转化 ④细胞凋亡 ⑵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①体液免疫损伤 ②细胞免疫损伤 ③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病毒感染的类型 | ⑴隐性感染 ⑵显性感染 ①急性感染 ②持续性感染 |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抗病毒免疫 | ⑴非特异性免疫 ①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②NK细胞的作用 ⑵特异性免疫 ①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 ②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八、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 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 ⑴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①标本采集 ②标本处理及运送 ⑵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查方法 ①光学显微镜检查 ②电子显微镜检查 ③血清学检查法 ④病毒基因组检查 ⑶病毒的分离培养 ①动物接种 ②鸡胚培养 ③组织(细胞)培养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 ⑴人工自动免疫 ①灭活疫苗 ②减毒活疫苗 ③亚单位疫苗 ④基因工程疫苗 ⑵人工被动免疫 ⑶药物防治 ①核苷类药物 ②病毒蛋白酶抑制剂 ③干扰素及其干扰素诱生剂 ④抗病毒基因治疗 ⑤中草药 |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九、逆转录病毒 |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⑴生物学特性 ①形态结构 ②基因组结构 ③病毒的复制 ④培养特性 ⑤理化性状与抵抗力 ⑵致病性与免疫性 ①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②临床表现 ③致病机制 ④机体对HIV感染的免疫应答 ⑶微生物学检查 ①抗原检测 ②核酸检测 ③抗体检测 ④CD4T细胞计数 ⑷防治原则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十、其他病毒 | 1.狂犬病病毒 | ⑴生物学特征 ⑵致病性 ⑶微生物学检查 ⑷防治原则 |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十一、人体寄生虫总论 | 1.寄生虫与宿主 | ⑴寄生虫及其分类 ⑵宿主及其类别 |
掌握 掌握 |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⑴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①夺取营养 ②机械性损伤 ③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 ⑵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①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 ②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⑴流行的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 ③易感人群 ⑵流行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生物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⑶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者 |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分子生物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 1.核酸的化学组成 | (1)碱基、戌糖的结构、原子编号 (2)碱基、戌糖的英文字母符号 (3)核苷酸的形成、种类、命名 (4)核苷酸的结构、命名及英文字母符号 (5)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DNA的结构与功能 | (1)DNA一级结构的定义 (2)DNA一级结构链的方向 (3)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4)环状双螺旋DNA超级结构 (5)DNA的基本功能 (6)DNA的多样性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 |
3.RNA的结构与功能 | (1)RNA分布 (2)mRNA结构与功能 (3)tRNA结构与功能 (4)rRNA结构与功能 |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核酸的理化性质 | (1)核酸的一般性质 (2)核酸的紫外吸收 (3)核酸的变性、复性、Tm值、杂交的概念 (4)Tm值与碱基的组成关系 (5)变性的本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核苷酸的代谢 | (1)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意义 (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3)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过程 (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和TMP的生成 (5)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全过程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基本组成单位 (3)氨基酸结构特点 (4)氨基酸的分类 (5)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6)肽、肽键、多肽的概念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1)蛋白质的一般结构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6)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1)蛋白质的电泳、透析的原理 (2)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3)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5)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 |
4.蛋白质的分类 | (1)组成分类及分子形状分类 (2)功能分类 |
了解 了解 | |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 1.DNA的生物合成 | (1)DNA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2)DNA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3)DNA聚合酶的种类 (4)DNA聚合酶催化特性 (5)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6)基因突变及DNA损伤 (7)DNA损伤修复的类型 (8)DNA切除修复的机制 (9)解链酶、拓朴异构酶作用 (10)基因突变类型 (11)DNA损伤光复活 (12)DNA重组修复机制 |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2.RNA的生物合成 | (1)RNA复制与转录的区别 (2)RNA转录合成的条件与特点 (3)RNA聚合酶的种类、组成及作用特点 (4)启动子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5)m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方式 (6)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修饰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1)mRNA的模板作用 (2)遗传密码概念特点 (3)tRNA的作用及起始tRNA的特点 (4)核糖体的作用及结构特点 (5)核糖体的循环的概念 (6)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4.基因的表达调控 | (1)基因表达的概念 (2)操纵子的概念 (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种类及特点 (4)真核生物基因调控方式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四、基因 | 1.基因诊断概念 | (1)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 (2)基因诊断的特点 (3)基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核酸分子杂交 | (1)核酸分子杂交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核酸分子杂交基本方式 (3)探针的种类及制备 (4)探针的标记物 (5)探针标记方式及选择 (6)杂交信号检测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 |
3.聚合酶链反应 | (1)聚合酶链反应原理 (2)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过程 (3)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4)耐热DNA聚合酶 (5)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优化 (6)聚合酶链反应的应用 (7)聚合酶链反应相关技术 (8)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析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生物化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蛋白质 | 同分子生物学第二单元 | ||
二、酶 | 1.酶的催化作用 | 掌握 | |
2.酶的结构和功能 | (1)酶分子的组成 | 掌握 | |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 (4)温度 (5)刺激剂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酶的抑制作用 | (1)不可逆抑制 (2)可逆抑制 |
掌握 掌握 | |
5.酶的分类 | 掌握 | ||
6.酶与临床医学 | 掌握 | ||
三、三羧酸循环 | 1.代谢途径 | 掌握 | |
2.ATP和代谢 | (1)生物体内能量载体 (2)ATP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 |
3.三羧酸循环 | (1)乙酰辅酶A (2)三羧酸循环反应过程 (3)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4)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5)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糖代谢 | 1.概述 | (1)糖的消化吸收 | 掌握 |
2.葡萄糖的分解和代谢 | (1)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
掌握 掌握 | |
3.糖的储运与动员 | (1)糖原合成 (2)糖元分解 (3)糖异生 (4)糖的储运与动员的生理意义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血糖 | (1)血糖水平及调节 (2)高血糖与低血糖 |
掌握 掌握 | |
五、脂类 | 1.三脂酰甘油的代谢 | (1)三脂酰甘油的组成与分布 (2)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3)三脂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胆固醇的代谢 | (1)胆固醇的化学与生理功能 (2)胆固醇的消化与吸收 (3)胆固醇及其酯的合成 (4)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变与排泄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血脂及酯类的转运 | (1)血脂的组成和含量 (2)脂类在体内的转运 |
掌握 掌握 | |
六、含氮化合物代谢 | 1.氨基酸代谢 | (1)氨基酸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3)氨基酸转变为生理活性物质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核苷酸代谢 | (1)核苷酸合成代谢 (2)核苷酸分解代谢 |
掌握 掌握 | |
3.血红素代谢 | (1)血红素合成代谢 (2)血红素分解代谢 |
掌握 掌握 |
免疫学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抗原 | 1.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 (1)抗原的概念 (2)抗原的分类 ①胸腺依赖抗原 ②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③完全抗原 ④半抗原 ⑤超抗原超抗原的作用特点 ⑥佐剂 ⑦丝裂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2.决定抗原的条件 | (1)异物性 ①异种物质 ②同种异体物质 ③自身抗原 (2)一定的理化性状 ①大分子胶体 ②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③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 ④一定的物理性状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 |
3.抗原的特异性 | (1)特异性概念 (2)抗原决定簇 ①概念 ②重要的抗原决定簇T细胞和B细胞决定簇 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 ③抗原决定簇的类型线形决定簇构象决定簇 (3)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4)交叉反应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 (1)异种抗原 ①病原微生物 ②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 ③抗毒素 ④异嗜性抗原 (2)同种异型抗原 (3)自身抗原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二、免疫球蛋白及抗体 | 1.概论 | (1)抗体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
掌握 掌握 |
2.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 (1)IgG (2)IgA (3)IgM (4)IgD (5)IgE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抗体的生物学作用 | (1)特异性结合抗原作用 (2)活化补体作用 (3)与Fc受体结合作用 ①调理吞噬作用 ②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③介导1型变态反应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补体系统 | 1.补体的概念及理化性质 | (1)补体的概念 (2)补体的理化性质 |
掌握 掌握 |
2.补体的激活 | (1)经典激活途径 ①识别阶段 ②活化阶段 ③膜攻击阶段 (2)旁路激活途径 ①生理情况下的准备阶段 ②旁路途径的激活 ③激活效应的扩大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补体活化的调控 | (1)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①经典途径的调节 ②旁路途径的调节 |
掌握 掌握 | |
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1)细胞毒及溶菌、灭菌作用 (2)调理作用 (3)免疫黏附作用 (4)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5)炎症介质作用 ①激肽样作用 ②过敏毒素作用 ③趋化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四、免疫细胞 | 1.淋巴细胞 | (1)T细胞 ①T细胞的发育和胸腺选择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②T细胞的表面标志 T细胞抗原受体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2)B细胞 ①B细胞的发育 ②B细胞成熟过程中的阴性和阳性选择 ③B细胞的表面标志 ④B细胞亚群及功能 (3)自然杀伤细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五、肿瘤免疫 | 1.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 (1)体液免疫机制 ①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②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③抗体的调理作用 (2)细胞免疫机制 ①T细胞 ②NK细胞 ③巨噬细胞 ④树突状细胞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1)对肿瘤抗原的耐受 (2)肿瘤抗原的突变与调变 (3)MHC分子表达水平低下 (4)肿瘤抗原表达的封闭 (5)肿瘤诱发的免疫机制 (6)FasL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肿瘤的免疫治疗 | (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2)主动免疫治疗 (3)被动免疫治疗 ①抗肿瘤导向治疗 ②过继免疫疗法 |
了解 了解 了解 掌握 |
专业知识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要求 |
一、病理解剖技术 | 1.病理解剖的意义 | 掌握 | |
2.病理解剖室的设备和仪器 | (1)解剖室的设计要求 (2)解剖台的设计 (3)常用解剖的器械 |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
3.清洁、消毒和个人防护 | (1)解剖室的清洁和消毒 (2)解剖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3)个人防护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二、组织的固定 | 1.固定的意义 | 固定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 |
2.固定的作用 | (1)保持细胞形态 (2)保存细胞内成分 (3)便于染色 (4)有利于切片 (5)固定剂的不良影响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固定剂的选择 | (1)细胞内物质成分与固定剂的关系 (2)固定液的量和容器 (3)固定液的穿透性 (4)固定时间 (5)固定强度 (6)特殊固定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三、固定剂种类 | 1.单纯固定液 | (1)甲醛和福尔马林色素 (2)重铬酸钾 (3)苦味酸 (4)升汞 (5)醋酸 (6)铬酸 (7)锇酸 (8)丙酮 (9)三氯醋酸 (10)乙醇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2.混合固定液 | (1)B-5固定液 (2)Bouin氏固定液 (3)Carnoy氏液 (4)Miiller氏液 (5)Orth氏液 (6)PFG液 (7)PLP液和PLPD液 (8)Rosman液 (9)Zenker液 (10)4%多聚甲醛-.1mol/LPB (11)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氯化钠液 (12)甲醛-钙液 (13)乙醇-甲醛液 (14)乙醚-酒精液 (15)中性缓冲甲醛液 (16)中性甲醛液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四、组织的脱水和脱水剂 | (1)脱水 (2)脱水剂 (3)酒精 (4)丙酮 (5)异丙醇 (6)正丁醇 (7)环氧已烷 (8)四氯呋喃 (9)环已酮 (10)松酯醇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五、组织的透明和透明剂 | (1)透明和透明剂 (2)二甲苯 (3)氯仿 (4)香柏油 (5)松油醇 (6)丁香油 (7)冬清油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六、骨和含钙组织的脱钙 | (1)什么组织需要脱钙 (2)脱钙液种类 |
掌握 掌握 | |
七、组织的包埋 | 包埋的作用 | (1)意义 (2)目的 |
掌握 |
八、组织切片法 | 1.石蜡切片法 | (1)原理 (2)一般切片厚度 (3)常用切片机和切片刀 (4)切片刀放置倾角 (5)切片注意事项 (6)适用范围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冰冻切片法 | (1)原理 (2)应用 (3)种类 (4)OCT的作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火棉胶切片法 | (1)应用 (2)切片机 (3)注意事项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大组织石蜡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5.振动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6.塑料切片法 | 应用 | 掌握 | |
7.超薄切片法 | 应用 | 了解 | |
九、染色的原理与染料 | 1.生物染料 | (1)发色团 (2)助色团 |
了解 了解 |
2.染料的分类 | (1)天然染料 (2)合成染料 (3)酸性染料 (4)碱性染料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染料作用原理 | (1)物理作用 (2)化学作用 |
了解 了解 | |
4.细胞染色的一般原理 | (1)蛋白质的染色原理 (2)核酸的染色原理 |
掌握 掌握 | |
5.细胞质的染色原理 | (1)胞浆的主要成分 (2)胞浆电荷与染料着色 |
掌握 掌握 | |
6.细胞膜的染色原理 | (1)成分 (2)带电荷与染料染色 |
掌握 掌握 | |
7.HE染色的原理 | (1)细胞核染色的原理 (2)细胞质染色的原理 (3)HE染色中二甲苯、乙醇和水洗的作用 (4)HE染色中分化与蓝化的作用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8.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质量标准 | 熟练掌握 | ||
十、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 | 1.结缔组织复合染色法 | (1)应用 (2)Mallory三色法结果 (3)Masson三色法结果 (4)显示胶原、网状和弹力纤维三联染色法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2.胶原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2)VanGieson法的缺点 (3)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 (4)天狼星红的染色结果 (5)天狼星红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结果 |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 |
3.网状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2)银染色的原理 (3)Gomori银染色法结果 (4)James银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弹力纤维染色法 | (1)应用 (2)维多利亚兰和丽春红S染色的结果 |
掌握 熟练掌握 | |
5.肌肉染色法 | (1)应用 (2)Mallory氏PTAH法结果 (3)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Nagar-Olsen染色法结果,Poley染色法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糖类染色法 | (1)分类 (2)糖原染色的应用 (3)PAS染色法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7.粘多糖染色法 | (1)应用 (2)Alcianblue染色和结果 (3)中性粘多糖的PAS染色结果 (4)Mowry染色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8.色素类染色 | (1)色素的种类 (2)黑色素染色的应用 (3)MassonFontana法黑色素染色结果 (4)Lillie染色法黑色素结果 (5)含铁血黄素染色的应用 (6)含铁血黄染色有哪几种证明方法和原理 (7)脂褐素染色的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 |
9.纤维素染色 | (1)纤维素的形成和性质 (2)应用 (3)Lendrum等MSB染色法结果 (4)Gram甲紫染色法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0.淀粉样物质染色 | (1)性质 (2)应用 (3)刚果红染色的结果 (4)Jurgens甲紫染色结果 |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
11.真菌染色 | (1)真菌 (2)真菌常见种类 (3)应用 (4)Grocott六胺银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5)高碘酸复红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2.细菌染色 | (1)细菌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3)胃幽门螺杆菌染色的应用 (4)抗酸杆菌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5)Ziel-Neelsen方法染色结果和区分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以及诊断意义 (6)淋球菌染色的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3.螺旋体染色 | (1)螺旋体的性质和形态 (2)常用的螺旋体染色方法结果和应用 (3)梅毒螺旋体染色应用 (4)钓端螺旋体染色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4.病毒包涵体染色 | (1)病毒包涵体的性质和形态 (2)应用 (3)染色方法的结果 |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 |
1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染色 | (1)应用 (2)Shikata染色法结果 (3)Macchiavello染色法结果 (4)维多利亚蓝染色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6.神经组织染色 | (1)髓鞘染色的应用 (2)Wergert-Pal染色法的结果 (3)Weil染色法的结果 (4)Kullshitsky髓鞘染色结果 (5)LuxolFastblue髓鞘染色结果 (6)变色酸2R-亮绿髓鞘染色法结果 (7)Marchi退变髓鞘染色结果 (8)锇酸-a-萘胺染髓鞘的结果 (9)Holmes神经纤维的染色结果 (10)Bielschowsky神经纤维染色结果 (11)VonBraunmubl神经染色的结果 (12)Eager退变神经纤维染色的结果 (13)神经细胞尼氏小体染色的应用和结果 (14)星形细胞染色的结果和应用 (15)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染色结果和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7.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 | (1)亲银反应 (2)LillieMasson二胺银反应法结果 (3)Gomori-Burtner六胺银法结果 (4)嗜银反应 (5)DeGrandi改良反应法的结果 (6)碱性重氮反应法结果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8.嗜铬细胞染色 | (1)Geimsa改良染色法结果 (2)Wiesel染色法结果 |
掌握 掌握 | |
十一、显微镜及摄影技术 | 1.显微镜光学原理 | (1)折射与折射率 (2)透镜的性能 (3)影响成像的因素 |
了解 了解 了解 |
2.显微镜的重要技术参数 | (1)数值孔径 (2)分辨率 (3)放大率 (4)焦深 (5)视场直经 (6)覆盖差 (7)工作距离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显微镜的光学附件 | (1)物镜及种类 (2)目镜 (3)聚光镜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显微镜的照明装置 | (1)透射式照明 (2)落射式照明 |
了解 了解 | |
5.显微镜的光轴调节 | (1)光源灯丝调节 (2)聚光镜的中心调节 |
了解 了解 | |
6.显微镜的种类 | (1)明视野显微镜应用 (2)暗视野显微镜应用 (3)相差显微镜应用 (4)微分干涉显微镜应用 (5)荧光显微镜应用 (6)偏光显微镜应用 (7)倒置显微镜应用 (8)体视显微镜应用 (9)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二、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 1.主要方法的原理 | (1)金属沉淀反应法 (2)偶联偶氮法 (3)色素形成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酶组织化学的影响因素 | (1)温度 (2)pH值 (3)激活剂和抑制剂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 1.概述 | (1)概念 (2)优点 (3)发展简史 |
掌握 掌握 掌握 |
2.抗体的标记 | 掌握 | ||
3.免疫酶组织化学主要染色方法的原理 | (1)基本原理 (2)直接法原理 (3)间接法(夹心法)原理 (4)PAP法原理 (5)ABC法原理 (6)SP法原理 (7)Envision法原理 (8)EPOS法原理 (9)APAAP法原理 (10)双重和多重法原理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选择原则(五S原则) | (1)Specilicity (2)Sensitivity (3)Simplicity (4)Safely (5)Saveoftimeandmoney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5.免疫染色的对照实验 | (1)阳性对照 (2)阴性对照 (3)自身对照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6.增强特异性染色方法的原理 | (1)抗原修复 (2)合适的抗体稀释度 (3)多层染色法 (4)CAS方法 (5)显色反应的控制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7.减少或消除非特异性染色 | (1)非特性染色的产生主要原因 (2)怎样识别非特性染色 |
掌握 掌握 | |
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判断 | (1)阳性细胞的染色特征 (2)染色失败的几种原因 |
掌握 掌握 | |
9.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原理 | (1)荧光抗体染色的直接法原理和对照实验 (2)间接法原理和对照实验双层法、夹心法 (3)补体法原理和对照实验 (4)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5)注意事项 |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 |
10.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原理 | (1)组织固定 (2)酶标记抗体所用酶的种类及特点 (3)免疫酶染色的对照实验 (4)免疫酶染色的假阳性及其处理 |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1.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 (1)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的基本原理:SP法、SABC法、ABC法、BRAB法、LAB法 (2)其他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快速ABC法、二步ABC法、PAP-ABC (3)内源性生物素活性及消除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2.葡萄球菌A蛋白(SPA)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1)SPA的性质 (2)SPA的应用 (3)SPA-HRP用于间接法染色 (4)SPA用于PAP法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13.凝集素 | (1)概念 (2)特性 (3)应用 (4)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十四、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基本原理 | (1)标记核酸探针 (2)核酸碱基配对原则 (3)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4)原位核酸分子杂交 (5)原位检测杂交信号 |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十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1.上皮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上皮细胞标志 (2)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 |
掌握 掌握 |
2.间叶源性肿瘤标志 | (1)广谱间叶肿瘤标志 (2)肌源性肿瘤标志 (3)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 (4)血管源性肿瘤标志 (5)间皮细胞肿瘤标志 (6)基底膜标志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3.神经源性肿瘤标志 | (1)胶质细胞肿瘤标志 (2)神经元肿瘤标志 (3)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标志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淋巴造血肿瘤标志 | (1)B淋巴细胞标志 (2)T淋巴细胞标志 |
掌握 掌握 | |
5.肿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 (1)小圆细胞肿瘤 (2)梭形细胞肿瘤 (3)上皮样肿瘤 (4)多形性肿瘤 (5)腺泡状肿瘤 (6)转移性肿瘤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十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 1.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2)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
掌握 掌握 |
2.传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确立诊断 (2)流行病学研究 |
了解 了解 | |
3.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携带检查 (2)出生前诊断 (3)直接诊断 |
了解 了解 了解 | |
4.一致性确定中的应用 | (1)器官移植 (2)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
了解 了解 | |
十七、计算机图象分析的应用 | 1.基本概念 | 掌握 | |
2.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 | 掌握 | ||
3.DNA倍体的计算机图象分析原理 | (1)DNA倍体分析的基本概念 (2)DNA倍体分析原理 (3)DNA倍体分析的标准与判断 |
掌握 掌握 掌握 | |
4.计算机图象分析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 | (1)在肿瘤发生发展方面 (2)在肿瘤病理诊断、分类、分型方 面 (3)在肿瘤预后判断方面 (4)在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 (5)在肿瘤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 |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 |
5.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掌握 | ||
十八、病理档案信息资料管理 | 1.病理信息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掌握 | <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