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心律失常——临床表现——房室传导阻滞

  1. 概念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被异常地延迟或阻碍。

  2. 分型

  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三度,Ⅰ度、Ⅱ度又称为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 度则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 临床表现

  Ⅰ度常无症状。Ⅱ度Ⅰ型可能自觉心搏脱漏。Ⅱ度Ⅱ型常有疲乏、头晕、抽搐、心功能不全等。Ⅲ 度取决于心室自主心律是否建立,及其速率和心肌的基本情况。重者可出现心室停搏或心功能不全、脑缺血症状,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4. 心电图

  Ⅰ度(房室传导时间延长),PR间期超过0.20s, 每个P波后都有QRS波群。

  Ⅱ度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受阻,心室脱漏;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受阻;包含受阻P波的R-R间期小于两个P-P 间期之和。

  Ⅱ度Ⅱ型,有间歇受阻的P波和心室脱漏;在传导搏动中 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

  Ⅲ 度,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速率比心室速率快;心室率规则;P-R间期不一致;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5. 治疗

  治疗原发病;提高心室率,可用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安装起搏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