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呕血和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胃内储积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多呈棕褐色;黑便呈柏油样,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2.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常见头晕、心悸、出汗、恶心、晕厥等症,甚至脉搏细速、血
压下降,呈现出血性休克。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流灌注不足,皮肤湿冷,常感疲乏,甚而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者反映迟钝、意识模糊。
3. 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
4. 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其次,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血尿素氮升高的另一原因。
5. 出血量的临床分级
分级 |
失血量 |
血 压 |
脉 率 |
血红蛋白 |
症 状 |
轻度 |
全身总血量的10%~15%(成人失血量<500ml) |
正常 |
正常 |
无变化 |
可有头昏 |
中度 |
全身总血量的20%左右(成人失血量800~1000ml) |
下降 |
100次/min |
70~100g/L |
头昏、心烦、尿少 |
重度 |
全身总血量的30%以上(成人失血量超过1500ml) |
收缩压10.6kPa以下 |
>120次/min |
<70g/L |
心悸、尿少、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意识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