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51:蜂蜜的炼制规格及特点
1.嫩蜜:炼蜜温度达105~115℃,含水量在18%~20%,相对密度为1.34,色泽无明显变化,略有黏性,适用于含淀粉、粘液质、糖类及脂肪较多的药物。[医 学教育网 搜集 整理]
2.中蜜(炼蜜):炼蜜温度达116~118℃,含水量在14%~16%,相对密度为1.37,呈浅红色,炼蜜时表面翻腾着均匀的黄色而有光泽的细泡(俗称“鱼眼泡”),手捻有黏性,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
3.老蜜:炼蜜温度达119~122℃,含水量<10%,相对密度为1.40,呈红棕色,炼制时表面出现较大的红棕色气泡(俗称“牛眼泡”),黏 性强,手指捻之较黏,两指分开有白色长丝(俗称“打白丝”),滴入冷水呈球形而不散,多用于黏性差的矿物药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丸。
☆ ☆☆考点52:蜜丸的制备
蜜丸制备常采用塑制法,工艺流程为: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等。
1.物料的准备:①处方药材粉碎成细粉,过6号药筛;②根据药粉的黏性大小和粗细等性质,将蜂蜜炼制成适宜规格的炼蜜;③机制蜜丸时常选用药用乙醇为润滑剂,而手工制丸则选用适当比例的麻油与蜂蜡加热熔融制成的专用油。
2.制丸块:又称和药,是塑制蜜丸的关键工序,影响丸块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炼蜜的程度、和药的蜜温、用蜜量。
3.制丸条:丸块应制成粗细适当的丸条以便于分粒,丸条要求粗细均匀一致,表面光滑,内部充实而无空隙。
4.制丸粒:手工可用搓丸板,大量生产采用轧丸机。
5.干燥:以老蜜制成的蜜丸一般无须干燥可立即分装。用嫩蜜或偏嫩中蜜制成的蜜丸,须在60~800℃干燥。
6.包装:多采用蜡纸盒或塑料小盒包装。
☆ ☆考点53:滴丸常用的基质与冷却剂
1.基质的种类: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脂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氢化植物油等。
2.冷却剂的选用:根据滴丸基质的性质选用冷却剂,水溶性基质的滴丸常选用甲基硅油、液状石蜡、煤油或植物油等作为冷却剂,脂溶性基质的滴丸常选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等作冷却剂。
☆ ☆☆☆考点54:丸剂的质量检查
1.水分: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小蜜丸、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15.0%;水蜜丸、浓缩水蜜丸不得超过12.0%;水丸、糊丸、浓缩水丸不得超过9.0%;微丸按其所属类型的规定判定。蜡丸不检查水分。
2.重量差异:按丸服用的丸剂照第一法检查,按重量服用的丸剂照第二法检查。
3.装量差异:单剂量分装的丸剂应按现行《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A丸剂项下有关规定测定,多剂量分装的丸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4.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取丸剂6丸,按现行《中国药典》(一部)丸剂项下有关规定进行。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h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 糊丸应在2h时内全部溶散;微丸的溶散时限按所属丸剂类型的规定判定。滴丸应在30min内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h内溶散。大蜜丸不检查溶散时限。
5.微生物限度:按现行《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11I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 ☆☆☆考点55:片剂的分类
1.内服片
(1)普通压制片(素片):指药物与辅料混合后,经加工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安胃片、葛根芩连片。
(2)包衣片:指在压制片(常称片心)外包衣膜的片剂,如三七伤药片、盐酸小檗碱(黄连素片)。
(3)咀嚼片:指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多用于维生素类及治疗胃部疾患的药物,如干酵母、乐得胃片。
(4)分散片: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具较大黏性的混悬水分散体的片剂。这种片剂一般由药物高效崩解剂及水性高黏度溶胀辅料组成。
(5)泡腾片:指含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使片剂快速崩解,药物奏效迅速,生物利用度较高,如活血通脉泡腾片等。
(6)多层片:指由两层或多层组成的片剂。各层可含不同种和不同量的药物或辅料。多层片可避免复方药物间的配伍变化,且可制成缓释片剂,如双层复方氨茶碱片。
2.口腔用片
(1)口含片:指含于口腔内缓缓溶解的片剂。如复方草珊瑚含片、桂林西瓜霜含片。
(2)舌下片:指置于舌下使用的片剂,如硝酸甘油片。
3.外用片
(1)阴道片:指置于阴道,用以治疗阴道疾病或避孕用的片剂。如鱼腥草素泡腾片等。
(2)溶液片:指临用前加适量水或缓冲液溶解制成溶液而使用的片剂,如复方硼砂漱口片等。
☆ ☆☆考点56:中药片剂的类型
1.半浸膏片:将处方部分药材细粉与其余药料制得的稠膏混合制成的片剂,如银翘解毒片等。此类型在中药片剂中所占比例较大。
2.全浸膏片:将处方全部药材提取制得的浸膏制成的片剂,如通塞脉片等。
3.全粉末片:将处方中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如参茸片等。
4.提纯片:以处方药材提得的单体或有效部位的细粉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
☆ ☆☆☆☆考点57: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而制片成型困难者。吸收剂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1.淀粉: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在水中加热到62~72℃可糊化,是片剂最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以玉米淀粉最为常用,马铃薯淀粉亦可选用。
2.糊精:常与淀粉配合用作填充剂,兼有黏合作用。
3.可压性淀粉:又称预胶化淀粉,适于粉末直接压片,但应控制硬脂酸镁的用量在0.5%以内,以免发生软化作用。
4.糖粉:是片剂优良的稀释剂,兼有矫味和黏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或质地疏松的中药制片。
5.乳糖:是优良的填充剂,尤其适用于引湿性药物。但国内本品量少价高,现多用淀汾、糊精、糖粉(7:1:1)混合物替代。喷雾干燥乳糖可选作粉末直接压片辅料。
6.甘露醇:是咀嚼片、口含片的主要稀释剂和矫味剂。山梨醇可压性好,亦可作为咀嚼片的填充剂和黏合剂。
7.硫酸钙二水物:常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
8.磷酸氢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磷酸钙与其性状相似,两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良好吸收剂,并有减轻药物引湿性的作用。
☆ ☆☆☆☆考点58:润湿剂与黏合剂
润湿剂系指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适用于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料制粒压片。黏合剂系指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以利于制粒和压片的辅料。适用于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
1.水:水为润湿剂,一般多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乙醇:凡药物具有黏性,但遇水后黏性过强而不易制粒;或遇水受热易变质;或药物易溶于水难以制粒;或干燥后颗粒过硬,影响片剂质量者,均宜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乙醇浓度为30%~70%或更浓,应视药物和赋形剂的性质及气温高低而定。
3.淀粉浆(糊):为最常用的黏合剂,使用浓度为5%~30%,以10%最为常用。
4.糊精:主要作为干燥黏合剂,但纤维性大及弹性强的中药制片不很适用。
5.糖浆:适用于纤维性强、弹性大以及质地疏松的中药制片。使用浓度多为50%~70%,常与淀粉浆或胶浆混合使用。
6.胶浆类:多用于可压性差的松散性药物或作为硬度要求大的口含片的黏合剂。多功能辅料聚维酮(PVP),其水溶液尤适用于咀嚼片黏合剂;其干粉 为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能增加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有利片剂崩解;其无水乙醇溶液可用于泡腾片的酸、碱粉末混合制粒,不会发生酸、碱反应;其乙醇溶液适 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制粒;而5%~10%PVP水溶液是喷雾干燥制粒时的良好黏合剂。
7.微晶纤维素:可作黏合剂、崩解剂、助流剂和稀释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8.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均可作黏合剂,且都兼有崩解作用。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其醇液可用作对水敏感药物的黏合剂,亦可作缓释制剂的辅料。
☆ ☆考点59:片剂常用崩解剂
1.干燥淀粉:是最常用的崩解剂。用量一般为干颗粒的5%~20%,用前100℃干燥使含水量低于8%.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吸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是优良的崩解剂;亦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适用于可溶性和不溶性药物。
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吸水性强,吸水膨胀度达500%~700%,崩解作用好。
4.泡腾崩解剂:为碳酸氢钠与酒石酸或枸橼酸组成的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崩解。本品可用于溶液片、外用避孕片等。
5.表面活性剂:为崩解辅助剂,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促进水分向片内渗透,而加速疏水性或不溶性药物片剂崩解。
☆ ☆考点60:润滑剂
压片前必须加入的能增加颗粒(或粉末)流动性,减少颗粒(或粉末)与冲模内摩擦力,具有润滑作用的物料称为润滑剂。润滑剂的作用:①助流性。用以 降低颗粒间摩擦力,增加颗粒的流动性,保证片重恒定。②抗黏着性。减轻压片物料对冲模表面的黏附性,使片剂光洁。③润滑性。降低颗粒或片剂与冲模间摩擦 力,易于出片,减少冲模磨损。常用的润滑剂有:
1.硬脂酸镁:润滑性强,附着性好,抗黏着性亦好,但助流性差。适用于易吸湿的颗粒。
2.滑石粉:助流性、抗黏着性良好,润滑性及附着性较差。
3.聚乙二醇(PEG):为水溶性润滑剂,适用于溶液片或泡腾片,用量为1%~4%.
4.月桂醇硫酸镁(钠):具有良好润滑作用,并可改善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5.微粉硅胶(白炭黑):具有强亲水性,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附着性。为粉末直接压片优良的助流剂、润滑剂、抗黏附剂、吸收剂。用量为0.15%~3%.
[转载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