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辅导精华 > 正文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药剂学(十一)

  ☆考点101:处方组成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pH的影响:液体制剂通常在某一特定的pH范围内比较稳定。酸或碱是催化剂,可使溶液中不同反应的速度增大。以H+或OH-为催化剂的反应, 称为专属酸、碱催化反应。在专属酸、碱催化反应中,pH通过对反应速度常数k的影响而影响制剂的稳定性。反应速度常数k随着介质pH而变化,其数值可通过 动力学实验加以测定。

  2.溶剂、基质及其他附加剂的影响:对于易水解的药物,有时采用非水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甘油等使其稳定,有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利用所形成胶团或胶团的屏障作用而延缓水解。

  3.其他:制剂工艺同种药物的不同剂型,乃至同种剂型的不同工艺,其稳定性差异较大。应根据药物性质,结合临床需要,设计合理的剂型和制剂工艺,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 考点102:贮藏条件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温度:在中药制剂提取、浓缩、干燥、灭菌过程中,都必须考虑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某些热敏性的药物,通常在低温环境中制备、贮藏。

  2.光线:药物暴露在日光下,可引起光化反应。因此,制剂光照稳定性试验,既可在普通贮存条件的光照下进行留样观察,也可在人工强光源照射下进行加速试验。

  3.氧气和金属离子:大气中氧气进入制剂的可能途径有①溶解于水中。②存在于药物容器空间部位的氧。

  4.湿度和水分:固体药物暴露于湿空气之中,表面吸附水蒸气,也可产生化学反应。当提高相对湿度到某一值时,吸湿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

  5.包装材料:玻璃、塑料、金属和橡胶均是常用的包装材料。

  ☆ ☆☆☆考点103: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1.延缓水解的方法:有调节pH值、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等。

  2.防止氧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避光、驱逐氧气、添加抗氧剂、控制微量金属离子、调节pH等。

  3.制备稳定的衍生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不同则稳定性不同。在不影响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将不稳定成分制成盐类、酯类、酰胺类、高熔点衍生物或前体药物,可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4.改进制剂工艺:挥发性药物制成微囊或环糊精包合物后,囊材或环糊精分子可减少外界环境,如氧气、湿气、光线等对药物的影响,再制成片剂、丸 剂、散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可提高其稳定性。某些液体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亦可考虑制成固体剂型。中药片剂、丸剂等固体制剂可通过包衣来降低吸湿性。

  ☆ ☆☆☆☆考点104:药物的吸收

  吸收系指药物从用药部位通过生物膜以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胞饮或吞噬等方式进入体循环的过程。不同剂型与给药方法可能有不同的体内过 程,药物的吸收部位主要有胃、小肠、直肠、肺泡、皮肤、鼻黏膜和角膜等,其中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影响药物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如下:

  1.生理因素

  (1)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液的pH在1.0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凡是影响胃液pH的因素均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大肠黏膜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8.3~8.4.

  (2)胃排空速率:胃排空速率慢,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药物吸收。影响胃排空速率的主要因素有胃内容物的体积、食物的类型、身体位置以及部分药物等。

  (3)其他: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循环系统的循环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以及食物等。

  2.药物因素

  (1)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消化道内已经溶解药物的吸收速度常会受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及其脂溶性大小的影响,而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取决于吸收部位的pH.弱酸、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可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求出: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2)药物的溶出速度:采用减小药物粒径、多晶型药物的晶型转换、制成盐类或固体分散体等方法,加快药物的溶出,促进药物的吸收。

  3.剂型及制剂因素

  (1)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固体制剂的崩解是药物溶出和吸收的前提。

  (2)剂型: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顺序是: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考点105:药物的代谢

  药物的代谢系指药物在体内经药物代谢酶等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大多数药物经过代谢而灭活,少数药物经过代谢后比母体药物的药效更强,可称为 活化过程。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在肝脏。药物代谢反应的主要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有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与体内酶的作 用、生理因素等几个方面。

  ☆ ☆考点106:药物的排泄

  排泄系指体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液、胆汁、唾液、汗腺、乳汁等途径排泄,其中肾脏是主要的排 泄器官。药物的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pKa、尿液的pH值和尿量密切相关,通常脂溶性非 解离型药物的重吸收大,尿量增加可降低肾小管中药物浓度,从而影响肾小管重吸收。

  为了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常用肾清除率(Clr)表示。所谓肾清除率系指每单位时间内从肾脏排出的某一药物的总量与当时血药浓度的比值。若一个药物经肾小球滤过而没有肾小管的分泌和重吸收,肾清除率的正常值为120ml/min.

  ☆ ☆考点107:隔室模型

  药物分布常用“隔室模型”进行描述,即将体内血药浓度相同的分布区域看作同一隔室,同一隔室中药物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不同隔室之间仍在进行转运与分布。

  1.单室模型: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迅速、均匀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然后通过排泄或结构转化而消除。此时,可以将整个机体看成药物转运动态平衡的“均一单元”,即一个隔室,这种模型称为单室模型。

  2.双室模型: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但对另外一些部位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从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两个独立系统,即双室模型。

  ☆ ☆☆☆考点108: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1.一级速度过程: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度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一级转运速度或称一级动力学过程。一级动力学过程具有 以下特点:①半衰期与剂量无关;②一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③一次给药情况下,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

  2.零级速度过程:药物的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血药浓度无关。临床上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以及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均为零级速 度过程,亦称零级动力学过程。消除过程属于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取决于剂量的大小。

  3.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当药物浓度较高而出现酶活力饱和时的速度过程称之为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或称Michaelis-Menten型速度过程,亦称米氏动力学过程。

  ☆ ☆☆☆☆考点109:药物动力学常用参数

  1.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的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单位为时间的倒数,如h-1.一定量的药物转运速率与转运的药物量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式中,dX/dt为药物转运的速率;X为药物量;k为转运速率常数;n为级数。

  常见的速率常数有:

  k:吸收速率常数;

  ka:总消除速率常数;

  ke:尿药排泄速率常数;

  km:代谢速率常数;

  k12:双室模型中,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

  k21:双室模型中,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

  k10:双室模型中,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消除速率常数;

  ko:为零级滴注(或输入)速度。

  2.生物半衰期(t1/2):某一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半衰期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指标。

  3.表观分布容积(Vd):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

  式中,Vd为表观分布容积,X为体内药物量,C为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通常以L或L/kg表示。

  表观分布容积大小反映了药物的分布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通常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

  4.体内总清除率(TBCL)或清除率(Cl):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每分钟所清除的药物量等于清除率与血药浓度的乘积。多数药物经肝的生物转化或肾排泄而消除,因此,药物的总清除率等于肝清除率Clh与肾清除率Clr之和。

  ☆ ☆考点110:溶出度

  1.含义: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2.溶出度的测定

  (1)测定的范围:①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制剂。如主药成分不易从制剂中释放、在消化液中溶解缓慢、或久贮后变为难溶物、与其他成分共存易发生化学变 化等。②可能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的制剂。如药理作用强烈;安全系数小,剂量曲线陡峭;溶出速度过快,口服后血中药物浓度骤然升高的制剂。

  (2)测定的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溶出度测定法有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转篮法、桨法、小杯法和循环法)。

  (3)数据处理:①累积溶出最大量y∞为溶出操作经历相当长时间后,有效成分、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和指标成分累积溶出的最大量,通常为100%或 接近100%;②出现累积溶出百分比最高的时间tmax;③溶出50%的时间t0.5或t50%;④溶出某百分比的时间tx,如td表示溶出63.2%的 时间;⑤累积溶出百分比-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

[转载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4年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